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85式军服是中国军队统一装备时间最短的军服,为何仅仅使用了3年时间?
军装,军服,军衔85式军服是中国军队统一装备时间最短的军服,为何仅仅使用了3年时间?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85式军服是中国军队统一装备时间最短的军服,为何仅仅使用了3年时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网上曾有过未经证实的报道,说是军委领导在观看南疆边境冲突战地纪录片时,针对前线受堵时,坦克、炮兵、步兵一时指挥协调混乱的场面,叶帅提出有必要恢复军衔,便与设别,方便指挥,小平当即表态同意。
1980年3月20日,中央军委扩大会上,军委领导就明确提出,要恢复军衔制,引发全军将士和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1981年开始,为配合实施军衔时,就着手对部队的军装进行了改革,那次改革的军服,准备在恢复军衔制时同时装备,所以从一开始就叫军衔服装。
1985年5月1日,新式军服正式装备全军,被命名为85式军服,基本上沿袭了55式军服样式,取消了65式军服上的红领章,军帽上的红五角星等。
其中,军官、士兵一律都戴大檐帽,女兵只装备了无檐帽,佩戴八一军徽、帽徽和军种肩章、领章,增发了长、短袖制式衬衣。
事实上,在1984年底时,恢复军衔制的各项内部评估准备工作已经初步完成,但鉴于军委提出要精简整编,为经济发展服务,部队要裁减百万员额,军队内部所有工作都需要调整,为百万大裁军让路。
待完成了百万大裁军工作后,军队恢复军衔制,就被推迟到了1988年9月14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隆重的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
随后,全军各大总部、各大军区、各大院校、各直属机关等,相继进行了军官授衔仪式,时隔23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结束了没有军衔制的历史。
国平军史总结,85式军服,本身设计时,就为恢复军衔而制作,但由于国内军队为经济发展服务,军委决定裁减军队员额100万,导致军队恢复军衔被推迟至1988年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以后,85式军服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所以仅仅使用了三年多时间。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特此声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85式军装是我军最后一款非军衔制的军装,装备仅3年便被恢复军衔制的87式军装取代,装备时间短的主要原因是85式军装只是一款应急的过渡型服装。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我军高层就发现无军衔的部队在开大规模作战行动时很难辨认士兵和军官,即使成功辨认出军官也很难相互辨识出对方的职务与级别,混乱的体系给作战指挥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时往往会引发不必要的伤亡。可以说我军在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付出重大伤亡的重要原因就是官兵不分的混乱指挥体系,故此,当时还在世的叶帅提出“军队必须恢复军衔制”的建议,经中央研究决定采纳叶帅建议,于1980年全面展开恢复军衔制论证工作。下图为即将参加战斗的南疆作战部队誓师大会,从他们身着的没有军衔的65式军装上很难分辨出军官。
恢复军衔制并非简单地给军人肩上挂一个牌牌就完事,而是涉及庞大的授衔论证系统工程以及新式军服的设计
此时我国南疆战事仍在进行,解决混乱的指挥体系问题显得刻不容缓,根本没有时间等待漫长的授衔论证工作,因此军委决定将新设计的军装发放到作战部队,首先解决“官兵不分”的要命问题。1983年开始向云南前线参战部队小范围发放新式军装以验证效果,1984年参战的第14军全部换装新式军服,并于1985年在全军推广,新式军服被定型为1985年式军装,简称“85式”军装。85式军装设计于1981年,在原先的65式军装上增加了肩章,将65式军装的红领章更改为带有“八一”五角星的领章,军帽上的红五角星改为铝制“八一”帽徽。这些设计原本是为了便于佩戴即将实施的军衔制军衔,但是军衔制论证工作尚在进行中,短时间内很难落实军衔制,因此只能在肩章上体现军官与士兵的区别,即军官佩戴有“八一”五角星的肩章,士兵不佩戴肩章。此举虽然未能彻底解决识别军官职务和级别的问题,但是却很好地解决了“官兵不分”的问题,前线作战指挥体系得以恢复基本秩序。下图为刚刚换装85式军装的14军战士们,他们穿着的短袖军装为“85”式夏常服。
功能单一是85式军装迅速被体系完整的87式所取代的原因
随着南疆战事的缓和以及国内“百万大裁军”的顺利推进,军衔制论证工作于1986年完成并于1988年在全军落实实施军衔制。刚刚恢复过来的军衔制体系军官军衔为3等11级,取消了元帅和大将军衔,其中“3等”分别为将官、校官、尉官;士兵军衔为3等7级,即军士、士官、士兵(3等13级为1994年开始实施)。这时候就要求所有军人都要佩戴军衔了,但是85式军装只有军官的军服具有佩戴军衔的功能;并且武警部队也已经成立,需要更换区别于陆军的新式军装,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军委决定在85式军装的基础上改进出新式军装。新式军装要求具备佩戴军衔功能,同时要增加区别军种的领花、符号、胸花、臂章等装饰物,军帽改为大檐帽,为了适应军人不同的作训要求,除了设计有冬夏常服外,还有作训服。新式军服于1987年定型,故称为1987式军装,简称“87”式军装,新式军装在1988年开始面向全军发放,迅速取代了已经生产了400万套的“85”式军装。下图为穿着“87”式军装常服的士兵与军官。
我军“87式”军装的全面列装标志着部队军衔制的成功恢复,“87式”军装也成为第一套恢复军衔制以后的军装;而服役仅仅3年的“85”式军装则迅速退出人们的视线,渐渐被遗忘在大刀阔斧的改革浪潮中。“85”式军装短暂的服役时间并不表示其为失败的产物,恰恰相反,“85”式军装的过渡性列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积极做作用,如果没有这款军装在恢复军衔制前取得的探索性宝贵经验,那么我军恢复军衔制的论证工作有可能还会再推后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可以说没有“85”式军装就没有以后“97式”甚至“07式”新式军装的成功。顺便提醒各位读者朋友们,由于“85”式军装具有服役时间短、存世实物少的特点,所以非常值得收藏哦。下图为云南前线军人穿着的第一批“85”式军装,乍一看似乎与65式军装区别不大。
上一篇:乳腺肿瘤开刀,十年后复发右手肿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