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在玩古诗词?有些人说古诗词很难,主要是难在哪个地方?
古诗词,诗词,格律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在玩古诗词?有些人说古诗词很难,主要是难在哪个地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图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悟空邀请。
为什么还有人在玩古诗词?
绝大多数喜欢诗词的人,不论外在性格如何,他们绝对都有一颗敏感细腻,略内向的心。
一生总是太匆忙,有些人还来不及熟悉,便以离开。有些人,万顷柔情尚未付出,却已匆匆转身。有些话,总想等到相逢的那一天,再把盏细说,但是,到了跟前未必就能一一诉出。
对着远去的背影,欲喊已无声,唯有泪千行。于是多少个梦里,重温你们有过的交集。多少个清晨,莫名锁紧眉头,只为梦里渐渐模糊的身影。
为什么要填词?心有千千结,却向谁人言?唯有认诗书为知己,与笔墨结骨肉亲。
喜欢诗词的人,大多敏感深情,害怕别离,害怕付出后的伤痛,所以宁愿把自己交给诗词,交给书籍。
因为只有这些,或许会永远都陪着自己。它们不会伤害自己,更不会离开自己。
古诗词难在哪里?
古诗词,也是一种技巧。
需要一定量的文化知识储备,也需要情怀与个性。很难想象得到,一个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人能填出一阙细腻深情的绝好诗词来。或许也有个例,但是确实不多。要把诗词学好,要真正爱上诗词,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这个人需有艺术气质。
元朝的科举把赋放在第一位,经,铭等在后,诗词在最末尾。到了明朝就又把经放第一位,赋在后面,诗词依旧是最后面。
当然,文采虽重要,朝廷用才还是最注重德行,但在这里不讨论。我们在这里单说诗词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就好。
反正,不管是哪个朝代,科举考试时,诗词都不是首位。这也说明了一件事,诗词之道在古时饱读诗书的大儒们那里,真的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而今天的我们觉得难,说到底就是我们看的书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想学诗词,多看书。
我们填词时,主要就是注意诗词里的对仗,领字格,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死技巧,不难的。
(蕙风词话)说,填词贵在情真,情真就动人,且易脱稿。我觉得抓住这一点,是填词比较善巧的法门了。
其余剩下的只用校对平仄,韵脚了。只要合格,就是一阙不错的词了。
若真想学到一定水平,无他,博览群书,广泛大量练习。
文中配图自网络,侵删。
字为抱庸诗书之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文化人的巅峰之作,婉约,凝练,含蓄,令后人仰慕。像‘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样直白的现代诗词,还需要玩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解释一个概念。
古诗词,一般指古代人创作的诗词作品,包括律诗、绝句、古风、词、曲等等。
有时候也指现代人按照古诗词规范创作的作品。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在玩古诗词?
因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着永恒的魅力。只要汉语言还存在,古诗词就不会消亡。
我们现代人研读古人的诗词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的历史风貌、时代变迁以及作者的心路历程,并从优美的诗词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我们现代人按照格律写作诗词,可以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新人新事,与文朋诗友赠答酬唱,陶冶情操,为生活增添乐趣。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学生熟悉古诗词,可以在考试中多拿一些分,成年人懂一些古诗词,在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或典故,给文章增光添彩。
这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总之,现代人玩古诗词的好处是非常多的。
第二个问题,有人说古诗词很难,主要难在哪里?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古人作品理解方面的困难,二是在格律诗词写作方面的困难。
其实这都不算什么难事,下面来谈谈。
要理解古人的作品,就要从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个人经历来理解,事先要做足功课。还有一些诗词中,会出现一些现在不常用的词语、生僻字等,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多查资料,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积累,这样的话,再理解古诗词也就不难了。
再说格律诗词的写作,其实现代人写的古诗词基本上都是格律诗词,现在有很多这方面的教材,网上也有很多教程,还有些APP也提供律诗格式和词牌的校验。
关于律诗和绝句,就要按照它的几种格式来写,而词牌虽然种类繁多,但常用的也就是一百多种,也都有着固定的格式。
只要把它们的格式认准了,把握好韵脚和平仄,写出一首符合格律的诗词,那也不难。
就好比做一碗西红柿鸡蛋面,一般的家庭主妇都能做出来,但是饭店里的五星级大厨做出来的,就是另一种效果了。
格律诗词写作也是一样的,要想真正地写好,那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多研习古人的作品,多和当代的诗词写作者交流,还要有一定的悟性,才能取得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诗词主要难在那个地区?我这里说的是传统格律诗,首先,格律诗是用来吟诵的,格律诗的文字是载体,它主要是利用中古汉语诗音韵的特征,在诗中运用音韵规律排列而成的,所以,传统格律诗不能离开中古切韵诗音韵的音韵模式,民国后废了这个切韵音韵模式的运用,民国以后基本上沒有人再用这个音韵模式写格律诗,所以,民国后的格律诗基本上不是传统格律诗,民国后的格律诗大家连传统格律诗,是怎样运用切韵音系的音韵对立,在诗中构建格律诗的节奏方法,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入乐唱的词乐耦合型的格律诗,这就是今天学格律诗的问题!连传统格律诗的知识框架了解,都演变成知识点了,那又怎办?
上一篇:如何看待交大博士新创的公式相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