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有什么好书推荐?
孩子,父母,家长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有什么好书推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者在书中说:“父母的行为、性格、心理、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决定孩子的行为、性格、心理、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
诚然,孩子从出生开始,相处最多的就是父母,那么父母的一切都看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言行、思想是孩子引以为鉴的榜样,难怪有一种说法,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还有一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话糙理不糙,这就是教育的生动写照。这些话提醒着每一对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无论你做什么,都有一双稚嫩的眼睛在盯着你,并随时准备效仿。可以这样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会有一对不合格的父母。
曾子教育孩子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父母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
其实说到这个故事时,也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
朋友的孩子三岁了,人小鬼大,十分伶俐聪明。有一天朋友摆脱我照顾这个小家伙,因为孩子很少离开妈妈,所以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我决定带他去游乐场。由于不是周末,游乐场里孩子很少,只有小家伙和一个小姑娘,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转眼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可是无论如何,小家伙就是不愿意离开游乐场。无奈之下我告诉他,先去吃饭,吃过饭再回来,出人意料,孩子痛快地答应了。
抱着他下电梯时,孩子问了一句:“阿姨,我们吃完饭就回来好不好?”我很随意地回答:“吃完饭我们要去找妈妈呀!妈妈一会儿就办完事了。”结果,孩子当场大哭,怎么样都哄不住,出了电梯口,孩子就挣扎着要回游乐场,我怎么说都不听,还哭得撕心裂肺,路过的行人都以为我是个人贩子,过来过去都好奇地看着我们,弄得我又急又臊。没办法只好跟朋友求救,直到朋友赶来,一场闹剧才散场。
后来,朋友跟我说,孩子每次出来玩儿,都和他商量好,玩多长时间,到时间就走。但是如果没有提前商量好,中途要离开,就一定要说服他或者答应他离开一下就回来,而且要说话算数。在这件事情上,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没有事先约好时间,二是说了吃过饭就回来,却说话不算数。
听了朋友的话,我不由惭愧,原来是我言而无信的态度激怒了孩子,他没办法跟我讲道理,就只好用哭来抗议。
《儿童行为心理学》中对孩子哭的行为中有这样的解释:婴儿期的宝宝哭泣可能是因为肚子饿、生病不舒服、排便弄湿了衣物或者是正常状态下的锻炼身体。而幼儿的哭泣则可能是因为反抗、求关注、逃避惩罚、撒娇、受委屈、恐惧、愿望未满足……
父母一定要在懂得孩子哭声背后不同的诉求和心理机制,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给予他们真正的爱与呵护。
看到了吗?一个看似简单的哭的行为背后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其实,不仅仅是哭这个行为,孩子的语言、思想、习惯等等行为背后都有各自的原因和不同的心理诉求。
既然父母在亲子教育中的作用如此巨大,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呢?
作者王银杰在《儿童行为心理学》中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1.懂点儿童心理学,读懂孩子的心灵暗语
2.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3.蹲下来,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需求
4.给孩子健康、愉快的相处环境,用爱滋养孩子的心灵”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与父母的一段美好缘分,父母能够陪伴他们的也只有十几年而已,而这十几年的陪伴质量将决定孩子未来人生的走向。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对于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所以还等什么,现在就开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童教育,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就是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我觉得“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的孩子生出来,也是去买了一本育儿书,然后按照育儿书的套路去育儿。结果还行。等孩子慢慢长大了,到了两岁左右,反思了一下那两年育儿,觉得书上说的方法,还真不太适应自己育儿。
扔掉书,也就是盲人摸象,我觉得盲人摸象也没啥问题。
养儿子养了18年,我按照“素质教育”的思路去养他。比如两岁多开始,发烧就不去打针了。好几次烧到39.5以上的温度,也是去儿童医院找中医,一般喝两副药就退烧了。省了不少钱之余,孩子的身体素质也提高了,能扛病了。
针无两头利。在这个应试教育横行的环境里面,育儿玩素质教育,风险是很大的。我这个娃,可以用多才多艺来评价。身体素质好,多才多艺,听起来很好。但有得就有失,在分数学业这边,做的就经常很惊险了。
有投入就有回报,素质教育投入多,学习的投入就少了。学习上,我也是玩素质教育。人家觉得,我家那个孩子,最牛就是不补课,其实不是。我家那个阅读量非常大,视野很广。学习上的素质教育,又挤占了应试教育的时间。到了现在高三,才去全力以赴刷题备战高考,变成很吃力。不过我也不后悔,素质教育打下的基础,熬过了高考,就“三军过后尽开颜”了。
养孩子为啥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同,A孩子适合这样养,B孩子就不适合。看多几本书也没用。做爸妈的,第一件事是要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后因材施教。不管是走应试的路,还是走素质教育的路,你真付出了,就肯定有收获的。育儿书,当看故事吧,完全照着做,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当圣经照着做,更不可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