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中为什么邬先生敢代刚登基的老四发号施令?
雍正,阿哥,他的《雍正王朝》中为什么邬先生敢代刚登基的老四发号施令?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紧接着雍正站起身来,转过身去。此刻他应该他不想让乌先生看见他表情的变化也感受到了被人看穿是多么可怕!还有就是怕自己拿不定主意,安排十七弟来是多么正确(十七阿哥比他晚来是事先安排好的)这个咱们后面再说。第一条应该是他最不能忍受的,封建王朝君主都认为上智下愚才好管理,你什么事都背他看的透透的!你却不知道他想什么多吓人。
以后我们看到,雍正把球传给了乌先生。画外音无非是你不想死总得给我个合适的处理方案吧,于是说你的名分容朕再定。这时候乌先生按照之前想好的直接就说出了他的三不可用。乌先生不亏为剧中Bug般的存在,他猜到雍正心里想他辅助雍正有功,官封小了难免有怨气,再被其他阿哥趁机拉拢对他这个刚登机皇位都没坐稳的皇帝来说威胁太大。封大了自恃公高难以驾驭,对统领别的大臣没有利,为了让雍正放心!紧接着乌先生在雍正的大隐,中隐,小隐的回答中给自己求得了生路!这几个选项无论哪个雍正都不会允许,唯独他的半隐雍正没有想到,既留下了他的命,还能让雍正对他放心,后来他去李卫处也正是因为在李卫能使雍正打消这些顾虑!也就有了既能让皇上找到我,又能让我吃饭。。。这段话!之后说的在一起这么多年彼此想念也能找到就是在打感情牌,因为他根本不想他们再见面,去李卫那只是他今后打算的第一步!
这些话一说完,再看剧中二人的眼神,这部戏之所以这么经典,离不开对这些细节的把控!
乌先生本以为安全着路的这个时候,这时候张五哥进来说皇上你十七弟来了,老十七允礼剧中没有太多出场,但了解历史的都知道他和十三阿哥允祥早就站在了四阿哥胤禛的阵营中,并在雍正争夺帝位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雍正为数不多得到善终的兄弟之一。他的到来我认为是雍正早就安排好的,十七阿哥也深知乌先生知道的事情实在太多,如果导向别的利益集团对他们有利无害,当上皇上的四哥也不是离不开他了!这次来就是怕雍正最后下不了决心替他动手。依据是雍正看了下表看看和他约定的时间差多少,和他那已经有了答案感觉他来不来都可以了的语气,再一个就是后面乌先生替他下命令之后雍正的神情!
不管我的想法是否被认同,但是乌先生真意识到这点了,以至于说话都走嘴了,连忙站起来说:四爷,不是皇上!今非昔比,此时此刻不宜擅听擅见!并给出了十分合理的处理办法,让雍正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是真害怕就是为雍正处理他这个麻烦来了,他要把这个未知的危险直接处理掉,不给雍正机会!后来我们随着剧情也看到了乌先生一步步的脱离雍正的监控,逼田文镜赶自己走,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十三阿哥和他四嫂送给照顾他的丫头,实际是监视他,他收下的时候心知肚明,但离开田文镜的时候也一定被他策反成功了,不然也不会直接走)
基于这些我认为他两次替雍正做主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命,事实证明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做到了,没有像其他拥立他的人(年羹姚,隆科多,高勿庸,坎儿)一样,获得了善终!
以上是我的理解,失眠原因脑袋总是迷迷糊糊,可能会有很多错别字,望见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思维惯性,在隐邸多少年了为雍正出点子都得到采纳,帮做决策,并收到奇效,自以为是雍正心腹和军师,只要是为雍正好就会积极献言献策,甚至私下去为雍正扫除隐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现在雍正刚登基,十七弟前来求见徇私情,明显不利于皇帝威严,想到雍正可能会因小失大,就擅自作主回绝,一颗赤子之心惯性使然。话已说出口了,才知道自已无意之中也触犯到了皇帝的威严,不禁暗自胆寒,所以急忙向雍正表明自已半隐于市的心思,避免招来杀身之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夜已经深了,放眼望去有一行人急匆匆的赶到雍亲王府,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宫中前来宣读圣旨的大内太监,圣旨宣读完后雍亲王急匆匆的进宫了,看过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这段雍亲王进宫后在出来就成了皇帝了,而雍正回到旧官邸,立刻召见邬思道,邬思道早已洞察一切,为了防止有变故早以叫禁卫军护住王府。
当雍正和邬思道说他的职位要斟酌斟酌时,邬思道极力推脱,说出了臣有三不可用,一不可用臣老以,二不可用臣用的都是些不可见人的谋略,对于治国理政毫无用处,并以油净灯枯,三不可用臣乃残疾之人登不上大雅之堂。雍正眼中的杀气慢慢退去,之后邬思道又提出了半隐之策,要是全隐臣恐怕要饿死,有恐皇上有思念之心时无处找我,所以提出半隐去帮李卫,这时雍正心中的顾虑才基本消失。
这正是邬思道的高明之处,此时眼前这人再也不是当年的四阿哥了,而是一言九鼎天子,俗话说得好家里伴君如伴虎,邬思道放弃位高权重不说,还有要帮雍正治理江山,他和四阿哥相处10年深知此人的心境。
至于他私自调兵一事,也说明此人高明之处,故意叫雍正看到他护主之心,当夜雍正回府之后就显露杀心,因为邬思道知道他太多太多不可告人之事,但是邬思道的一番话打消他杀邬思道之心,反而有些感动,最后放了邬思道。
帝王所行之道乃正大光明,行的是帝王之道,尤其刚登帝位就怕风言风语,而邬思道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就有了杀他之心,而邬思道也许是天意难违,或许是一番肺腑之言感动了雍正,从而免于一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