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突击队是如何在树堡中坚守38天的?
日军,突击队,松山《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突击队是如何在树堡中坚守38天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44年5月,日军在松山地区的防御体系全部修建完毕。整个工事群由7个据点构成,分别是滚龙坡、大垭口、松山、小松山、大寨、黄家水井、黄土坡、马鹿塘,每个据点均以数个最坚固的母堡为核心,四周有数个子堡拱卫,共有子母堡40多座,互为侧防。《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里面的南天门主堡,就是类似据点中的一个。
日军的碉堡修建的极为坚固,1946年,方国瑜教授曾进入日军的松山工事,描述了工事的内部构造:
敌堡垒主体构筑,大部分为三层,上作射击,下作掩蔽部或弹药粮食仓库;更于下层掘斜坑道,其末端筑成地下室,又有于下层之四周筑地下室者。堡垒上掩盖圆径至70厘米之木桩,排列成行,积四五层,上铺30毫米厚的钢板数层,积土厚逾1米,虽山炮命中,亦不能破坏此坚固工事。堡垒出地面之四周,安置盛满沙石之大汽油桶,排列三重,桶间复加钢板数层,桶外被土,故150毫米榴弹重炮命中不能破坏,内部所受之震荡亦微。堡垒内三层之间,亦盖以圆木径50厘米者二三层,故上层倒塌不致影响下层。堡垒外围遍布蛛网状交通壕,以连接各主要阵地,甚至步兵炮亦可移动。且交通壕侧壁凿有大量洞穴式掩蔽部,并连缀大量散兵坑。部分据点外设有铁线网两三道,纵深4米。随着堡垒阵地群的建成,整个松山也将近挖空,状如大型蚁巢,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电灯、供水俱已解决。因伪装良好,无论空中还是陆上,均不易查觉也不易破坏。
这样的防御工事,对进攻的一方来说无疑是噩梦。
就在松山工事构筑完毕后一个月,中国军队在滇西战场就拉开了反攻的序幕。1944年5月,20万中国远征军集结滇西,进攻龙陵、腾冲和松山,准备打通滇缅公路。原计划腾冲是主攻方向,但是国军的作战计划被日军窃取,日军将龙陵和松山的主力调往腾冲,国军对此毫不知情,继续按原计划攻击,结果损失惨重。
直到在交战时缴获日军的一份作战命令,才发现早已泄密。随后,远征军总司令部调整作战计划,右翼20集团军继续攻击腾冲,而左翼11集团军由防御转为主动攻击龙陵、芒市,展开全线反攻。
但是,在日军的强力反扑下,进攻腾冲、龙陵的国军均被击退,双方陷于胶着状态,滇西战场全线告急。而松山还在日军手中,国军的弹药粮草等只能靠人力、畜力从大后方翻越山路转运,这时间正好是滇西雨季,山路泥泞,运输极为困难,根本无法保障前线作战需要。要想保持持续攻势,必须要将松山拿下。
松山,成为扭转滇西战局之关键。
防守松山的部队,是日军第56师团第113联队,以及师团直属野炮第56联队1个大队,常驻兵力3000人。不过,在此前,松山守备队长松井秀治大佐已经率联队主力增援龙陵,松山的留守兵员只有约1340名,除去伤兵和后勤人员,实际作战人员只有不到千人。但就是这区区不到千人的日军,生生把松山变成了一座血肉磨坊,给国军造成了十分巨大的伤亡。
战役初期,担任松山主攻任务的是宋希濂麾下第11集团军第71军的新编28师,指挥官是第71军军长钟彬。
1944年6月4日,松山战役正式打响,新28师82团率先攻击松山外围的阴登山阵地。阴登山坡度达到七十多度,到处都是暗堡,远征军进入阵地100米内日军才突然开火,在交叉火力的打击下,冲击山顶的第3营伤亡惨重,仅剩一个排。其他的方向的进攻也不顺利,均被日军击退。
6月6日,82团调2具美式\"巴祖卡\"火箭筒、3具M2火焰喷射器投入战场,步兵越过日军阵地上的铁丝网,冲上山顶,与日军展开肉搏。但日军隐藏在反斜面的火炮突然向山顶轰击,在炮火的猛烈打击下,远征军不得不撤出山顶。
日军在松山战场上对远征军的反击,基本和龙文章与虞啸卿的沙盘推演情况一致。
6月28日,日军航空部队的六架飞机飞到松山上空,给防守的日军空投了弹药补给,这是松山战役以来日军飞机首次出现,使得日军士气大受鼓舞。而远征军由于连日进攻不利,士气低下。6月30日,远征军司令部决定换下第71军,由原先作为总预备队的新编第8军担任主攻部队,第8军军长何绍周为战役总指挥。
这里要说一下这个何绍周,此人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打过不少仗,颇具军事水平。不过,何绍周还有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那就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时任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侄子,人称\"侄帅\"。这也是电视剧中虞啸卿的原型,在剧里面虞啸卿也是有位身居高位的父亲,妥妥的军界新星,前途无量。
何绍周接手松山主攻任务后,从7月2日到9月7日,共组织军队对松山发起了九次进攻,日军阵地一点一点被远征军攻占,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9月7日,日军松山守备队指挥官真锅邦人焚烧军旗后独自一人发起\"死亡冲锋\",被远征军击毙,自此,松山战役取得完全胜利,何绍周以\"指挥松山战役,战果辉煌\"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好像站在祭旗坡上,不远处就是我的战友,我的团长,和我的团。我们拼尽全力的活着,我们自嘲炮灰团但不甘于做炮灰,而我们渴望胜利却又甘愿做炮灰,我们是吃过一个锅里猪肉白菜炖粉条的人,我们想活着,但我们更想打一场堂堂正正的胜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天门之战发起之前,龙文章实际上已经预料到了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他也做好了过江后,突击队可能会坚守的准备,当虞啸卿告诉他突击队上岸后四个小时之内后续部队就会上岸,龙文章于是就做好了四天的战略储备,怕的就是虞啸卿的主力部队未能按时完成过江计划,但尽管自己做了提前储备,最后的结果仍然完全出乎龙文章的预料,突击队拼死过江占领树堡后,虞啸卿的主力师竟然取消了登陆计划,龙文章的突击队只能长期滞留在树堡之内,等待一场可能没有结果的留守。。。
突击队六十人,第一梯队一百四十几人,从排污口爬到半山石。半山石大战后炸开了地下通道,突袭进入了树堡,在阿译带来的几个人之后,精锐们开始了三十八天的南天门树堡防御战。尽管虞啸卿一直强调四小时,主力就攻击南天门,可是龙文章还是要求这群精锐带上四天的武器和弹药,这让他们异常的辛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