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突击队是如何在树堡中坚守38天的?
日军,突击队,松山《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突击队是如何在树堡中坚守38天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桥段基本就是瞎编。首先,到达并在树堡坚持战斗的就二十多人,这二十多人一天牺牲一个,能守几天?更何况树堡无后援,每天不间断二十四小时轮攻,三天就可以拿下。当然战术要灵活,不能像电视剧中那样强攻,那是送死。我的战术,白天小股部队佯攻,主要目的是不让你休息,夜晚派两三个人一组摸到树堡外投朝里手榴弹或炸药包,不间断无规律的派,一个人可以坚持48小时不睡觉,72小时绝对让你崩溃!每次偷袭干掉你一两个,要不了三天就能把树堡内的守军消耗掉。守38天?没后援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注意,这后援不光是粮弹方面的,更需要兵力。
以前不曾有,以后很难有。 书是好书,剧是好剧,都是经典。 剧虽不完整,总好过让人撕心裂肺地去面对那些逝去。 相比兰晓龙的残忍,康红雷还是仁慈的。 每次看到团长和克虏伯的自戕,心情就沉重的不想继续翻阅下去。可是,总是有一只手,让我一次次地去触摸那些墨色青青的文字。 这本书,这部剧,是一生都不能淡忘的牵挂,是一生都不敢面对的镜子。 多看几遍,再多看几遍。 你会发现,原来还有太多的深意,需要我们领悟。
李克己在阵地周围筑成8个有掩体的据点,每班各守一个据点,树上、地下构成立体交叉火网。凭借这些防御措施曾多次击退了强敌的进攻。就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李营以一个加强连之众,在原始森林中抗御五倍于己之敌,坚守阵地34天,堪称军事史上一大奇迹。我在想那种必死决心爬地道,结果竟然是大部队怂了,信任,希望都没有了,张立宪的自杀真是加的恰到好处,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对虞啸卿失望甚至恶心的,那张故作深沉的脸和他大气的名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12道金牌也要和兄弟们死在一起。
突击队一共只有两百人,分成两个批次。阿译领的就是第二波佯攻突击队。 阿译的佯攻变主改是在师部收到军部“攻击立止”之后的事,阿译也让第二波能动的回了西岸,所以,连团长带阿泽一起,两波一共两百人的突击队,实际上只有一百多人留在了东岸,真正活下来进入树堡的不足百人。当给师座讲解突击队深入坑道的时候,师座问到如果前边有尸体怎么办?大约最前面的一个人用炸药炸开前边的尸体,师座追问如何防止炸药冲击波?答曰最前的人用身体挡住,不禁这里有小小不解望看官解惑,炸药能炸开死人尸体的同时也是能炸碎活人身体,第一个挡住了然后被炸死了,第二个接着炸?周而复始,全体自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阵地选得好,日军重型武器用不上,其次能接受空投,物资不会缺,再则指挥官指挥得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心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靠后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瞎编乱造,完全没有看到我党领导,你咋上课的,老师咋教你的。起码也要有个共产党员去起领导作用,长沙会战还是我党领导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团长我的团》应该是中国的抗战剧里边除了《亮剑》之外最良心的一步了。正因为他的优秀,很多人都将自己的看法发表到了网络上面。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团长》确实是一部不错的抗日战争剧。
量子看过《团长》的小说,也看过《团长》的电视剧。但还是没有网上一些大咖的见解独到。但是如此量子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全剧最高潮的地方就是龙文章所带领的突击队坚守树堡38天这一桥段。
没看过《团长》或者是不喜欢看《团长》的人,可能认为一个小分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38天是不可能的。可并非是这样。
突击队能够在孤立无援的树堡中坚持38天,是多方面的原因。
龙文章在来之前做过了心理准备。虽然虞啸卿承诺会在4个小时之内去接应他们,但龙文章还是让他的突击队员们带了4天的干粮。在得知虞师的后续进攻没有跟上的时候,他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做好最坏的心理预期。
武器装备的问题,因为树堡是竹内连山的指挥部,所以树堡内的武器装备完全足够装备一个营的。除了食物的问题,武器的问题并不是突击队所需要担心的,而且那么多敌人冲到树堡附近,击毙他们之后也可以获取不少的弹药补充。
食物和水的问题。水并不是太担心的,前几天有大雾,而且在这38天中也下过几次雨。以至于突击队员们没有靠着江边而被渴死。实物的话前几天倒是过得挺充裕,但是往后除了依靠空投之外,还有狗肉叼回来的一些补助。虽然这一块并没有描写的太多,但我感觉在10天往后的日子,没有食物的困境和被包围同样危及着突击队的安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