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行刑时经常有刀下留人吗?皇帝们做出刀下留人的决定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皇帝,刀下留人,这种情况古代行刑时经常有刀下留人吗?皇帝们做出刀下留人的决定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行刑时经常有刀下留人吗?皇帝们做出刀下留人的决定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很多古装电视剧或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午时三刻已到斩立决,就在刀起头落这关键时刻,人群中窜出一个人拿着圣旨高喊“刀下留人”。那么像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吗?答案肯定不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机滤很小。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种可能 。
第一,囚犯是被冤枉的。皇帝做出“刀下留人”的决定,说明这件事情非同小可,而囚犯肯定也是身居要职的官员,不然皇帝肯定不会那么重视,像一个平民百姓、七品芝麻官被冤杀 皇帝会在乎这个吗。
第二,囚犯德高望重,声名远扬。像这样的一般都是经历几位皇帝的朝廷老臣或者一些文学大家,他们可能因为言论上而冒犯皇帝,被砍头。而此时的朝廷上下以及老百姓都对此时议论纷纷,表达着对皇帝的不满,而此时皇帝可能会下旨“刀下留人”。
第三,征战沙场的大将军。为什么说征战沙场的大将军也会在这里面呢?其实很简单,可能是边疆有外敌入侵或者国内有叛乱现象 这时候就需要统领军队的将领。而这个时候皇帝也会下旨“刀下留人”。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下旨“刀下留人”,行刑的刽子手真的会停止行刑吗?其实这种情况,不同的历史朝代处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那么小伙伴还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皇帝会下令刀下留人呢?有哪些人因为皇帝的“刀下留人”而获救的案例?欢迎评论区留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诚谢悟空盛邀!
我们在看古装剧时,经常会有这样惊悚的画面,刑场上,午时三刻一到,刽子手举起鬼头刀砍向囚犯,正当刀起头落之时,在狼烟四起的尘土中一匹快马飞驰而来至,马上之人举着圣旨或金牌,高呼:“刀下留人!” 犯人被救,然后悬着的小心才放下来。
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过类似的事件?历史有类似事件,但较少见。
此类事件中的囚犯肯定是高官巨贾,平头百姓绝不会惊动皇帝,既然是重量级的人物,肯定经过正规程序依法裁决,特别是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规定,凡是死刑必须要经过反复上奏五次才可执行。最后才由皇上亲自朱批,并且距行刑时间将有很长时间,假如在行刑前赦免,这不免有让皇上自打脸的感觉,会让金口玉言的皇帝难堪,所以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历史上纣王杀比干,曹操杀孔融,司马昭杀嵇康……当时都有人求情,但是为君者依然坚持己见。
皇帝为笼络臣民,也有“刀下留人”之事,先让犯人摸下阎王鼻子,在万念俱灰之际,皇帝下旨赦免,囚犯定会感恩戴德。
据清史记载,顺治十二年,皇帝诏内外大小官直言时政时,就有官员上书颂多尔衮之功,请求恢复其爵号,并修墓。这下惹恼了对多尔衮恨之入骨的顺治帝,皇帝当场就判处斩立决。稍后顺治帝感到后悔,来个刀下留人,将斩立决改为流放,不但让这个大臣对顺治感念皇恩浩荡,从此对皇帝忠心不二,而顺治帝也为自己赢得大度容人的美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刀下留人,是说书人常用的套路——某人历经磨难,最终被推上刑场,刽子手举起大刀,一匹快马奔来,马上之人高呼:“刀下留人!”
原来是皇帝突然改变了主意,于是,引颈等死的某人转危为安。这样的情节安排很有戏剧性,皆大欢喜,但缺乏现实性。
我们举明代为例,皇帝要处置大臣,可以贬官夺职,有些皇帝气极了,甚至下令廷杖,有时候打得太多太重,受刑者会被活活打死。这种事,明武宗、明世宗时候比较多,但不是正规的做法。
常规的做法,是把犯罪嫌疑人投入大狱,由三法司会审,有一套严格的法律程序,定罪量刑。
如果确定某人有罪当斩,也不是立刻拖出去砍了,从定罪到执行死刑,中间会有相当一段间隔。比如明末的杨镐、熊廷弼、王化贞和袁崇焕都被判死罪,其中杨镐在狱中被关了十年才执行死刑,熊廷弼、王化贞都被关了三年以上,最短的袁崇焕也被关了大半年。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果有人想为他们鸣冤,想要救援他们,为他们说情,肯定早都做过了各种尝试。当他们最终被押上刑场时,说明一切的努力全部失败,一切已经毫无挽回的余地了。
皇帝那边,日理万机,根本不知道哪天会有罪犯被处死,当然不会说什么刀下留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电视剧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尤其是主演上刑场,这都是剧情需要。其实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原来因为官官相护错判很多的冤案,到最后行刑了,有些人是良心发现阻止冤案的发生,就免去了一场血腥。
还有一种就是皇上的恐吓,好多犯人都是很有才华的,文武都有,最后关头赦免就会让犯人改变自己的观念,而效忠皇上,为朝廷尽力,这样也体现皇上爱才,而对于文武百官也是一种警钟那就是你们必须服从于我,你们的命运都掌握在我手里。(马云刚开始招人面试,有一个青年去应聘结果没通过,而青年表示我可以很短的时间让你的整个公司系统瘫痪他也这样做了,后来马云给了他两条路,一条送进监狱一条为马云所用,后来青年加入了阿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