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行书可以一开始就临赵孟頫《洛神赋》等行书字帖吗?还是一定要从临《圣教序》开始?
王羲之,行书,洛神赋学行书可以一开始就临赵孟頫《洛神赋》等行书字帖吗?还是一定要从临《圣教序》开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赵孟頫的另一个特征是强化单字的美,弱化篇幅章法的变化与整体性。
所以,赵孟頫是书法史上罕见的超级大家,但其有两点特质导致不适宜于学书者追随:
1、熟才能美。
假如你不具备赵孟頫那样的勤勉和不可测的临池深度,学赵,只能把你导向一条死胡同。以唐伯虎之天资,大半生学赵,书学无所成。晚年恍然转学李邕,才得小成。即为此例。
2、书法章法缺一堂重要的课。
二、赵孟頫和王铎的《临集王圣教序》各占胜场
王铎少年学《集王圣教序》而二十七年不改初衷。至三十七岁前后方开始广泛涉猎其他书帖,尤其是《淳化阁帖》,也并没有脱出醇正的二王法系。
世传王铎临本《集王圣教序》可以说体现了无法轻易追随的大王原版气质,入古之深,不在“集古字”的米芾之下。线条沉厚刚健、结字清雅匀称,极少懈笔,反而因此失去了初学者临写的必要性,因为既然你如此之像,临你还不如直接临《集王圣教序》,对吗?世人都知王字之美,却很少有人能理解“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右军如龙”中所述王羲之书法的矫健刚强,王铎的笔力是右军、北海之后罕见的,至今如此。
他的临本,临的好,很大程度上是笔力雄杰力追右军的结果,并非在一笔一划上承接了二王笔法的原版再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铎临本其实是意临,而不是实临。初学者基本上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赵孟頫临本则不同,点画形质力追原作,一改平日写字的“二王笔法”的简化作风,点画亦步亦趋,有些碑版模糊难辨之处,也用所学二王笔法(尤其是定武兰亭本)加以弥补和生动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少数赵孟頫晚年“人书俱老”阶段的风神散淡的书札作品,真正原汁原味于“二王法脉”的,还真只有这部《临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可谓初学者窥探《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的绝佳津梁!
三、墨迹笔法有“法帖3.0”本,可得全豹。
对于古代墨迹,200线印刷质素的印刷品字帖的还原度是可笑的。古人字迹笔法微妙、转瞬即逝,精微处的蛛丝马迹往往被印刷品丢失殆尽,更何况还有印刷厂没有学过书法的美工运用PHOTOSHOP进行的自以为是的修图作业,印刷之下的古人法帖其实已经与原作没什么关系了。
幸好有“法帖3.0”系统可以帮我们无限接近真迹,让我们在详细读帖中能体会古人每一根笔毫的转动、翻折和微颤,古人笔法,就在其间。
临习《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的书友,可以收藏“法帖3.0”版的《赵孟頫临王羲之圣教序》绢长卷,心摹手追,在两位古人之间,找到那条通往“魏晋笔法”的入山之路。
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敬请点赞关注,冬夜码字,不胜温馨!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学行书,我认为赵孟頫《洛神赋》会稍微好学一点,因为《洛神赋》字体端正,笔法中规中矩,但是由于赵孟頫圆笔较多,刚开始学会觉得有些软,如果楷书底子扎实多练会慢慢提高!《圣教序》集字由于字体攲侧比较多,如果对结体章法的研究不透,可能会觉得很有难度,还是先从《洛神赋》入手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写趙的字还是从胆巴碑开始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行书当然要学王羲之,圣教序最好选择刘铁云本 此外 兴福寺碑 金刚经碑 淳化阁帖和大观帖王羲之卷 唐摹本手札 万岁通天帖等等都是学行书的最好范本 对其它书家不做评价 我只能说在行书上无人能超越书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学书法的都是为个爱好,谁家孩子也不是为了啥书法家的目标去的,我看临帖就临古文名篇为好,练书法顺带背古文,切莫临墓志铭之类的浪费时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洛神赋极好的帖,雅俗共赏!懂不懂书法都得说好字!
圣教序,则不见得,不明白书法的,看不出哪好!我有一本圣教序,保存近三十年,始终没觉得如何如何好,前一时期送人了!
所以,你喜欢哪个练哪个!
正如启功言说,别把书法神化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