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行书可以一开始就临赵孟頫《洛神赋》等行书字帖吗?还是一定要从临《圣教序》开始?
王羲之,行书,洛神赋学行书可以一开始就临赵孟頫《洛神赋》等行书字帖吗?还是一定要从临《圣教序》开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圣教序》是集的王羲之的字,虽然行气上有些问题,但《圣教序》胜在字数多,相当于一个王羲之的“字库”,学习行书,直接取法“书圣”无疑l是最好的选择。
但学习《圣教序》一定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同时临习王羲之的其他经典手札作品。圣教因是集字,连贯性稍差,而其手札正好可弥补这一缺点。
我的看法您同意否?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既然已到了学习行书阶段,那肯定是有一定楷书的基础了。不然无论学习任何一家,都会有一股“野气”。
学习行书最好还是首选“墨迹”本,其次才是取法高低的问题。根据古今书家经验:大都依次以元、宋、唐、晋、魏为取法顺序。绝少以明清书家为宗法对象的。
元只有一家可宗法,即赵孟頫。且墨迹本众多精良。
宋有“宋四家”,但历来书家只是多临米、苏;多读黄、蔡。
唐的行书取法有些复杂。个人面目鲜明、流派众多是其难点。历代以学《圣教》的态,取李邕的势为多。
六朝是行书取法的终点。不仅钟、王,几乎家家都可宗法,且不脱王氏书法体系。只是以求不同的“韵态”而已。
总结下来回答问题:学赵孟頫是首选;但不一定从小行楷《洛神赋》入手。可先临《前.后赤壁》☞《闲居》等赋后,再上手《圣教》;学赵孟頫要学其骨势,不要重其丰腴;学《圣教》不要学其“瘦硬”,要重“韵态”。此为个人浅识,以供参考!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学行书就要学自己最喜欢的,有自己的审美观,但也需要大家的审美观,多看看大家的评论,吸取好的,放弃不好的,我学王羲之、赵孟頫的为主,已学三,四年了感觉还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可以练的,只是要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有所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旗帜鲜明地说:学行书 从集字圣教序学习是绝对的正途,这点上绝不含糊。
圣教序学习的主要难题在于圣教是碑,如何透过刀法看笔法是最大的难关。而这一关可以通过借鉴王羲之手札唐摹本解决。
赵孟頫书法技术很高,但是却最容易把人带偏。因为他笔法太娴熟了,但是与王羲之相比,太过简略因而油滑。一旦练了赵孟頫行书,特别容易习惯定形。油滑之气一旦沾上,想摆脱则难上加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二王,做靠近的应该就是松雪了,开宗立派成一代大师,但是赵体不好学。归结于没有底子就学,容易入媚,松雪少年时代深入圣教序,打下扎实基础。但学习二王的,个人更加喜欢米芾,王铎两位大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既有二王的运笔,又有自己的结字风格,不规规学似。更有线条的表现力,更具有书写性,能形成书法的表现力,“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之辈所能及也”,但是,他们三个人都是对圣教序深入骨髓的,这点他们是共同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一、赵孟頫《临王羲之圣教序》是酷爱赵字者逐步弱化赵字甜媚,进入二王法脉的最佳路径。
我们首先厘清赵字和二王的关系:
1、赵孟頫不是纯二王法系。有碑学的DNA;
2、赵孟頫早期中期晚期是不同的。晚年作品基本上已经完全回归二王法系;
3、赵孟頫是五体皆能的超级大家,书体上已经超出了二王法系的楷行草。
很多初学者,练书法的初心,就是基于赵孟頫行楷之美,从这个角度说,赵孟頫于大众的书法普及,功莫大焉。但从书法修习路径的角度,习练赵书实在不是初学者的最佳选择。
赵字的美奠基于一个“熟”字。史载日书二、三万字的赵孟頫的临池之勤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以李邕的融合碑帖二学的结字方法为依归,再以宋高宗赵构的“简化版二王笔法”为笔法支撑,兼以终生的勤勉和艺术修为,形成了他独有的清华风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