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的具体含义?
厚德载物,万物,君子如何理解“厚德载物”的具体含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德厚者可为王!德厚者可替天行道!德厚者如水润万物,不择低下净垢,育化万千生灵而不语!如光照山川草芥,不论草木泥石,令承蒙者悟化自省!光照千秋,不求留芳影,却史册自留名!
人,终其一生,都在修德养性!以求其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人解“厚德载物”
我所也说“厚德载物”现代人一说起古代文典,尤其像《易经》、《道德经》等,多是因难懂同避而远之,也有少数人引经据典、以经解经,俗人本俗,窃以为古人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有哪么多哲学思维吗?恐怕不大可能,他们是发现某些规律,而所谓的伟大的哲学的影响人类进程的思维分析与总结则多是后世哲家所为了,或许当时他们说的很很简单,也如主席、邓公等一些伟人的言语,大白话也不失哲理。
现在俗人说说俗人内心的“厚德载物”。什么是厚?这里是多、重复、重叠、多次的意思;什么是德?德的本义就是看清前进的道,是认路的意思,也就是多次的实践,“厚德”即有实践多了、就知道路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实践出真知”的意思吧。载是什么?满载而归吗,意思是得到。物是什么?显然不是什么后人所说的玄学式的解释,就是东西,什么东西,庄稼人收割的庄稼、采桑女采的桑叶、拾粪人拾的屎,就是这么简单。那么总合起来就是:干的多了、经历得多了,就能得到更多收成之物。
俗人这种解释会让专家们笑掉大牙的,或谓之是对道的最大“污辱”,我们的古圣先贤无论如何也不会讲这么俗的话,其实也未必,庄子先生都说了,道在便溺之间,说的也是这事,便溺这事,不会因为你吃的是山珍海味而拉山珍海味的便便,我吃粗茶淡饭而拉粗茶淡饭的便便,便便是同样的便便,这便便便是道,是万种食物的“变数”归于一“便”的道,更是“易”与“一”不变的哲学思维。其实,读一下原文更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都是不停的奋斗、实践、收获,再奋斗、再实践、再收获的一个渐次循环、上升、再循环、再上升的过程。后人又在其后加上两句:“天地间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中不可一日无喜神”,更说明天地万物之间其道合一,其德一理。
最后再说一句“十字通达谓之道,认识道者谓之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义是指,大地的形势高下相因而没有边际,而且极其浑厚,没有什么不去承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一个人要想创造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的气度,能容天下的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但为了事业上成功,为了照顾大局,就必须有“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胸襟。应该说谦让是美德。容人同样为美德。我们体察了这一点,努力修养自己,并使修养畅发在事业上,使天下事物能自然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其天命的本性,这就是“厚德载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的说:"厚,就是好,优,道:就是道德,载:就是承,物就是是非,道德品行端正、兼优的人,才能够承受得了人与人之间的事事非非,恩恩怨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彖·坤》、《周易·象·坤》,其意思是:坤作为大地的代表,博大无边,以宽厚的德性,接纳、承载万物。
我的理解是:《坤》这种厚德载物的特性,运用于人的身上,就是要做到:⑴要敢于并善于担当应该担当的重大责任。⑵做好事,没有省界、国界,大爱无疆。⑶按照“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周易·文言·坤》)的卦义,人的一生应当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要逞强、霸道。⑷按照“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周易·文言·坤》)的卦义,人的一生应当至柔,柔中寓刚;至静而德正直、公正。方,正直、公正。
以上是我对厚德载物的理解。在这里,我顺便说明一个问题,按《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卦》、《彖》、《象》、《系辞》、《文言》、《说卦》等“十翼”系孔子所作。出土的帛书也证明孔子有解《易》,而且看其内容他很认真负责,担心后世人对他解《易》不准确。但是,过去有的学者认为《易传》非出自孔子一人之手。我认为除了《系辞》确有矛盾、有的是孔子写的、有的不像是孔子一人写的外,其他《易传》不能怀疑非孔子所作。从这个角度出发,厚德载物就是孔子说的。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谢谢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上一篇:如何平衡毕业论文与职场实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