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儒家经典名言,该怎么理解?
天下为公,社会,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儒家经典名言,该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儒家经典名言,该怎么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谢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之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实现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里。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不断向前,充满光明,人人得到幸福。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道不为私,利万物,为众也,故成其私。而人孝仿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儒家一句经典名言。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为什么孔子等先秦诸子都会不约而同地产生“天下为公”这个人类社会的美好理念呢?当然,这与当时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百姓倒悬,社会黑暗到了极处,人民痛苦到了极处。对此,诸子百家都希望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就是古人“天人合一”理念的产生之缘,就是意欲从自然现象与规律中寻找灵感与启示的当时历史背景中的理想到达模式。
自此以后,“大同”的社会理想就成为几千年中华民族为之奋勇拼搏的政治目标;就成为华夏子孙对“天下为公”“大同”世界无限向往的千年理想之梦。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数千年的艰苦探索;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历史上有多少数不清楚的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奋力拼搏;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前赴后继,为此而付出了多么惨烈的历史代价。
今天人类历史进入到了和平是主流,共同发展是使命的新的伟大历史时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纷争与矛盾,需要人们具有智慧的思想,理性的思维,宽容的态度,感恩的情怀,去面对世界,去认识世界,去拥抱世界,在人类共同生存和拥有的这个地球大家庭里,通过和平交流和探讨,达成新的共识,这就是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巩固起一座友谊的神圣桥梁,一心建造起一个和谐共融的美好的人类家园。这就是人类社会今天共同一致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目标;这就是人类社会明天目的相同的“大同”理想境界!
“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这应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是很重视现实而少一些玄想的,唯独在《礼记·礼运》中,托孔子之名描述了一个极为理想的“大同之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儒家所说的“大同之世”,着实让人向往,他为我们描绘一个美好的蓝图,反映了大道推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共有的美景。儒家指出,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和人之间讲诚信,和睦相处。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也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儿女,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青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疾的人也都能得到供养。男子各尽自己的职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们不愿让财物委弃于无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担心有力使不上,也不一定是为了自己阴谋诡计因被抑制,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更不会出现,所以,人们连家里的大门也可以不用关。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
“大同”一直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的代名词,根据郑玄的解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