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襄樊为什么要将叫了几千年的泥咀镇改名卧龙镇?
卧龙,襄阳,南阳襄樊为什么要将叫了几千年的泥咀镇改名卧龙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襄樊为什么要将叫了几千年的泥咀镇改名卧龙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别有用心的的某些南阳人又在挑拔是非了!他们怎么不摸着良心(如果有的话)问问为什么有2000多年历史的宛城会被一分为二凭空创造出一个卧龙区?呵呵!
言归正转,泥嘴镇改名为卧龙镇可以说名正言顺!
首先,古隆中核心区域就在泥嘴镇,诸葛亮曾经在此躬耕苦读十年之久,直到刘备三顾隆中,留下千古名篇《隆中对》!
正史《三国志》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注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而诸葛亮当时被世人称为“卧龙”!
正史《三国志》记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亮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做为“卧龙”诸葛亮躬耕之地,以“卧龙”为名,自然是名符其实的。
其次,做为“卧龙”诸葛亮躬耕之地的隆中,最晚在宋代就被称为伏龙山、伏龙冈。
宋《舆地纪胜》记载:“伏龙山在襄阳县西南三十里......曾巩知襄州日祈雨此山。”又载;“诸葛威烈武灵仁济王庙,在襄阳县伏龙山。唐光化五年封武灵王,乾道四年被旨以感应,赐英惠庙额加号仁济。”
宋《舆地碑记》记载:“晋新剏卧龙山武灵王学业堂记,李光图撰,天福三年记碑,在于襄阳之伏龙冈。”
可见隆中一带,在宋代就叫伏龙山、伏龙岗。
而且唐光化五年朝庭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在此立庙。到了南宋乾道四年又对此庙赐“英惠庙额”,加号“仁济”。
五代晋天福三年,当地官员在襄阳伏龙岗修建武灵王学业堂。襄州节度使安从进的观察判官李光图特地撰文并刻碑纪其事。
可见隆中一带,早在千年前就以“伏龙”为名了!而南阳的所谓“卧龙岗”,元代才首次见于史书,元代以前卧龙岗的历史记载为零!远晚于隆中的伏龙山、伏龙岗!既然卧龙区能凭空创造,那么泥嘴镇改回历史上的曾用名又有何不可?
第三,隆中是国家认定的卧龙故居!
做为国家认定的卧龙故居所在地的泥嘴镇改名“卧龙镇”才是符合其定位的合理名称!
综上,泥嘴镇改名卧龙镇即符合国家认定“隆中诸葛亮故居”的“卧龙故居”定位,又有充分的历史脉络可循。相比于仅早十年凭空创造出来的卧龙区,襄阳卧龙镇才是理直气壮、名正言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襄樊的,诸葛亮襄樊的,诸葛亮襄樊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来理一理,曹操击败袁绍后,刘备投靠刘表,被刘表问立谁为世子说立长不立幼,蔡妇人偷听后暗下杀心,让其弟蔡瑁设计让刘备去(在荆州有刘表罩着不好下手)襄樊聚会趁机杀了刘备,聚会时候有人偷偷告诉了刘备这回事,刘备借口上厕所骑马溜了,蔡瑁知道后派人追杀,刘备逃脱后在南漳遇到水镜先生给他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当谋士(徐庶此前就推荐过,只不过母亲在曹的势力范围被曹要挟不得已离开刘备)。刘备此时怕回荆州性命不保,在和赵,关,张会和后求刘表得新野小城立足(为刘表当前线抗曹炮灰),说明新野这时是荆州势力范围而且和曹操的势力范围(南阳)接界,进驻新野后刘备想起水镜先生的话准备去请诸葛亮,(如果诸葛亮人在南阳曹操身边那么多谋士肯定会有人向曹推荐,曹一定不会放过这种人才,请不来也不会让别人所用,最起码也要限制人身自由,甚至杀掉。这说明诸葛亮当时不在曹的势力范围,曹鞭长莫及,诸葛亮自称卧龙,住在隆中,老婆都是取的那里的,朋友也都是襄阳名士)所以诸葛亮隆中卧龙岗都在襄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汉末年襄阳原名襄州归南阳郡管。当时南阳郡管辖三十六县,魏蜀重化分南阳、襄阳,南乡,此查看老县志,按三国谈论归属,马越橝溪,到南章水镜山庄,知卧龙,凤楚,得可安天下,徐原直庙现在还在水镜山庄上面呢!当时孔明从山东投靠刘表,因和刘表有亲戚关系的,曹操征张秀,得南阳。曹操可没有听说孔明,那时孔明只在汉江南一小片出名,曹操那么爱才不会放过他的,孔明投强主,也比投弱主更能体现一身所学,历史归属,多查查各地县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叫襄阳,襄阳、襄阳。改了几年了不叫襄樊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在你们心目中的王者一哥是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