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善长为何会被明太祖处死?
朱元璋,他的,皇帝李善长为何会被明太祖处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胡惟庸的家奴丁斌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和胡惟庸密谋造反,李存义父子被逮捕审讯,供词牵出李善长。还供出胡惟庸派李存义劝说李善长时,李善长叹道:“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也作证李善长和胡惟庸谋反。
朱元璋说他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不忠!最后有人说观天象有星变,灾祸会降临在大臣身上。到此李善长的人生成为定居局。
于是,太祖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斩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他没有了敬畏之心,尤其对他这样的开国功勋来说,凭借着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劳以及战友关系,让他渐渐对朱元璋失去了那么一丝应该时刻铭记于心的敬畏和警惕。
《明史·李善长传》是怎么评价他的?——“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
李善长的祸端——性格
李善长早期实际上是非常受到朱元璋的器重和信任的,朱元璋巡游汴梁时,把朝中政务交予李善长处理,并授予他酌情审视,不必请示的特权。
甚至朱元璋还特别授予李善长两块免死铁劵,意即让李善长可以拥有两次赦免死罪的机会,他的儿子有一次。这种殊荣可以说极为的恩宠,也说明早期朱元璋对待李善长的态度是十分喜欢和信任的,甚至可以容忍他有可能犯下死罪的过错。
这在后来的胡惟庸案中也得到了体现。
但是这也让李善长渐渐的持宠而娇,性格变得越来越放肆大胆,臂如早期在和刘伯温的斗争中,李善长强势的性格让刘伯温不得不暂避锋芒,因此顺势脱离了官场,却也保全了自己。
而这时候的李善长开始激发了朱元璋的反感之心。
臂如在朱元璋生病期间,李善长也不闻不问,及至后来胡惟庸谋反一案中,李善长也受到朱元璋的保全,赦免他的死罪,但是李善长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没有到朱元璋那里谢恩。
这让朱元璋很不满意。
祸端根源——包庇胡惟庸,隔岸观火
晚年的李善长神智昏庸,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表现的让人错愕,胡惟庸谋反一案中,李善长也牵连其中。
当时胡惟庸准备谋反,就派了杨文裕去劝说李善长,说事成之后许给他淮西土地为王,李善长听说胡惟庸准备谋反以后,虽然感到很惊讶,但是也没有阻止,反而担忧他准备的不够充分。
后来胡惟庸,以及他的弟弟李存义都曾去劝说李善长,他虽然明面上没有表示同意,但是也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说: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其实就是默许了胡惟庸等人的行为,否则他为什么不向朱元璋检举,或者规劝胡惟庸呢?谁都知道谋反是大罪,何况李善长这种位极人臣的开国元勋,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但是,在胡惟庸谋反一案最初的时候,李善长并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是在几年后才被人揭发出来,这事还是李存义自己亲自说出来的。
最要命的是蓝玉曾经捕获胡惟庸和沙漠使者私通的封绩,但是李善长没有上报这件事,这也为后来定他的罪提供了口实。
而这时恰好有天象异变,言灾祸将从臣子中起,于是李善长顺理成章的就被朱元璋问罪杀死。
小评
关于李善长的死向来有种他是冤死的说法,这个说法也有他的道理,因为李善长并没有实际参与到谋反之中,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也间接参与到了胡惟庸一案。
他对胡惟庸采取的包庇、默许的态度最终为自己留下了祸端,击碎了朱元璋对他的最后信任,这也是李善长晚节不保,自毁根基的昏庸之处。
再加上持宠而娇,也让朱元璋对他渐渐不满,老话说的好“功高震主”这话是有它的道理的,张良,刘伯温等人都善于审视夺度,急流勇退,所以最终都保全了自己。
可见,李善长的死也有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毕竟朱元璋曾经对他多番忍让,也属十分难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从放牛娃到至尊皇帝的华丽转身。
登基之后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这些跟随他征战四野的开国元勋,哪一个不是劳苦功高、功勋卓著。
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胡大海,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即便是在600多年以后,依旧在被世人熟识和传诵。
而在朱元璋的功劳薄上,排在最前列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度身居宰相高位的头号大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76岁已经年逾古稀的李善长,至死也许都没弄明白,压在他脊梁上诸多罪名的虚实与真假。
曾几何时,李善长可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不止一次地称赞李善长是自己的“在世萧何”。
就是这位“在世萧何”形影不离地跟在朱元璋的身后,把朱元璋从一个草莽一步一步地推上了权力的顶峰。
朱元璋每一步成功的背后,都能看到李善长的身影。
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位列众人之首,荣耀至极。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信任李善长,除了在关键时候,李善长忠贞不二地站在朱元璋一边之外,他还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竭尽全力地帮助朱元璋一步步地登上了皇帝宝座。
从投靠到朱元璋的队伍中,到大明建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善长与朱元璋之间都配合默契,相互信赖。
对朱元璋交办的事情李善长无不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怠慢。
然而,就在李善长受到皇帝给予的莫大荣耀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朱元璋不太信任李善长了。
因为李善长权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了朱元璋皇帝的权力。
所以朱元璋就撤了李善长的丞相职位,而李善长也对朱元璋不像以前那么谦卑和恭敬了。
洪武九年,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封他为驸马都尉。
朱元璋这个女儿虽然是皇帝的女儿,却根本没有大小姐的脾气,特别守妇道,对李善长尊敬如父。李善长荣誉达到了极致。
可是这一下,就遭到了同僚们的嫉妒。
上一篇:如何让孩子爱上刷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