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就笔法而言,如何从楷书向行书过渡?
行书,楷书,书法就笔法而言,如何从楷书向行书过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楷书向行书过渡,要明白行书与楷书向不同处,尽量摆脱楷书法则的束缚。
一、点画减省。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偏旁部首作了简化,减省点画,各并线条。
二、增加了牵丝引带。楷书要求一笔一画,点画分明,而行书的点画可连起来写,点画之间增加钩挑和牵丝。
三、改变笔顺。行书的笔顺,与草书相同,而与楷书不同,这样可因地制宜,加快书写速度。
四、用笔灵活。同样的点画有多种写法,不大受约来,楷书则相对固定。
五、体态多变。行书介与楷草之间,表现力丰富,一个字往往有几种写法,这是楷书和草书所不及的。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有几种途径可选,但更需要组合方式达到目的。
1.顺延过渡:临一段李邕《出师表》,赵孟頫《前后出师表》,王羲之《圣教序》等接近楷书的行书经典,达到从楷书到行书的过渡。
2.对立过渡:临习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十七帖》,或选临《淳化阁帖》中王献之帖,从两个相反的书体中找中和,以草书之动中和楷书之静。但需要较高的整合能力。
说明:1,选帖以墨迹本为首选;2,不要误认为草书难。事实上小草没有楷书和纯行书难学。
3.另起炉灶:直接选宋人苏黄米任一家行书学习。
纯写唐楷和魏碑,过渡行书非常困难。已经形成的笔画的横平竖直,笔法上笔笔另起,笔笔回收,字法上重心居中,大小一律,墨法上一色到底,章法上字与字互不相关,四平八稳的习惯不易改变。
世俗所说的解散楷法,或把楷书的笔画强行拉出牽丝变成行书的方法,在实践中根本行不通。不然为啥一百个从楷书起步的朋友,楷书写得相当精准的,有九十九个行书写的很差,甚至干脆不会,题个款都是勉强凑合上去呢。
井底之见,欢迎朋友们批评,讨论!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过渡到行书并不是说加快书写速度就可以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①楷书的书写速度缓慢,行书的书写速度则快慢兼备,在转弯处要注意缓慢,连笔处速度要快;
②行书中会显示出“连笔”,而楷书中笔画看起来却是各自独立;
③楷书中每个笔画都是中锋行笔,而行书中要用到中锋和侧锋用笔,使笔画灵活丰富,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您有更好的建议,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指出。更多书法学习资料,欢迎私信小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从行楷逐渐过度到行书。
从颜柳欧的楷书进入赵孟頫的行楷,比如《胆巴碑》。也可以从陆柬之的《文赋》开始,还有 智永的《千字文》也行!
这些法贴都有行楷的特征,有楷书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少许的连笔存在!也就是行楷的特征。学习这类帖之后,再学一些具有草书特征的行书也就顺理成章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先把基本笔画结构练好了,基本功扎实了,就算没有临行书,那个时候行书也不会太难看了,然后,再临行书贴就会事半功倍,回答不好,请包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行书相较楷书书写速度更快,加强了点画的连带与呼应,因此也易认,速度上书写便利,所以广泛应用到书写中。
那么如何从楷书平稳自然过渡到行书呢?首先建议从行楷开始学习。唐孙过庭《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初学行书易选择字形端庄,平正的范本为好。比如,怀仁集《圣教序》、赵孟頫《三门记》、《胆巴碑》等。楷→行楷→行书→行草→草书,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夯实,切勿好高骛远。
通过行楷的训练带,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可以学习米芾、颜真卿,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自己喜好的范本进行临摹学习。当确定学习的法帖范本后,千记不要轻易更换,下功夫学,过一两年自然会有所收获。
在行书学习训练当中,要注意点画、结字、行笔的规律,主攻典型字例,切勿贪多求快,要观察到细微之处,心中有数才能落笔从容,有出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