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对生命保持敬畏之情?
生命,敬畏,孩子如何对生命保持敬畏之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对生命保持敬畏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下为原创!
12岁男孩因不满母亲管教太严而心生怨恨,用刀杀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13岁男孩因向父母要钱上网未果,用锤子锤杀了父母后逃离。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年仅十二三的孩子们,丢弃了善良美好、纯洁无瑕的天使般的灵魂,变成了残忍血腥、狠毒无比的魔鬼呢?
究其根本,是这些孩子缺乏爱心、不知感恩、淡漠亲情、藐视生命!
12岁男孩吴某在杀死母亲后,面对躺下的母亲,竟然能够模仿母亲的口吻给老师请假,竟然能够麻木不仁地笑着!13岁男孩罗某在杀死父母后,竟然能够用父亲的身份证购买火车票去了云南,离开前,他竟然能够气定神闲地给同学发消息说:“我犯事儿了,要出趟远门!”这得是拥有多么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如此啊!执行枪决的警察们在枪毙犯人后还得进行心理辅导呢!
可见,这样的孩子已经藐视生命到何种地步!!!想来,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么是缺乏关爱而导致亲情淡漠,以至于对生命都没有了敬畏之心!要么是家长无底线的溺爱导致孩子唯我独尊,不知感恩父母的艰辛,竟然容不得半点忤逆,一旦不和心意,就会由天使变成魔鬼!
我们的父母啊!有多少是只会生不会养的呢?!我们常说:“母亲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就是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父母们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呢?!李岚清早就说过:“家庭教育应当由经验教育人向科学教育人转变!”这些“弑母”的孩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父母,再也不能任由孩子疯长了,一定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且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温饱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性格培养,要让孩子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敬畏生命!
由此,不由想到了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我们小时候特别淘气,因为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孩子们难免为了嘴巴做一些出格的事,偷玉米、挖红薯、掏鸟窝、捉知了……可以说为了嘴巴,无所不用其极。大人们对孩子们的出格行为,有时候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大家都肚子饿呀,尤其是小孩!但是,如果我们掏鸟窝偷鸟蛋时不小心把还没长大的小鸟弄地上了,大人就会揪着我们的耳朵,让我们把小鸟放回鸟窝,一边监督,一边念叨:“那好歹是条命啊!你们这些小兔崽子,造孽啊!”大人们用质朴的言行让我们明白了要敬畏生命的道理:敬畏生命,就是珍视自己的人生;敬畏生命,就是尊重他人的心跳;敬畏生命,就是和所有生灵和谐共处。
现在呢?我们可曾想过,我们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道德、人格的养成,还要注意开启孩子的仁爱之念和感恩之心,更要教育孩子善待一切生灵!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视生命如草芥、才不会对亲情越来越冷漠、淡然、甚至无情。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魔鬼,一个天使!而教育的目就是让人战胜心里的魔鬼,而展现出天使的一面!教育要从敬畏生命开始,要使人向善,让人感恩,要让孩子成长为有人性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一个民族,一旦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漠视生命时这个民族,必是一个无可救药,野蛮的民族?
这样的族类热衷内斗,什么伤天害理,残酷,冷血,六亲不认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可以肆无忌惮,没有丝毫的负罪感,弑父母,杀同学,砍朋友,诛子女而且手段都极其残忍?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爱惜生命,敬畏生命,体现的是人性善良?否则,对生命无敬畏之心,真的极其可怕?如未成年弑父,母,杀人,分尸,视他人生命如儿戏,暴露的是人性残酷,冷血的劣根本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天有好生之德,一种动物或植物赋予生命发展至今都有它生存的道理,人类应该与之和睦相处而不是因为人类的力量大于其他物种的力量就可以随意处置决定他们的生存权利.难道为了部分人所谓的“自我和谐生活环境”就要剥夺牺牲动物的生存性命作为代价,就是不尊重生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