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能力?
孩子,能力,幼儿如何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比尔·盖茨说:“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仅靠个人的能力难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只有借助众人的智慧才能赢得最后胜利。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一颗珍珠,只有将其穿成项链,才能彰显出真正的价值。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不能与团队智慧相抗衡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戏剧教育是很好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可以感悟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一个小孩刚开始有独立和单独的能力时,他会懂得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他会与小孩玩乐,并慢慢懂得谦逊、细心和协作的能力。日常生活中,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可以着力做这几件事。
1、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合作就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是双方长处的融合。有效合作的过程就是互相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互为弥补各自的不足以共同获得更大效益的过程。因而,看重、赏析和接纳另一方的合作是十分关键的。只能掌握相互的优点,赏析相互的优点,合作才有真实的心理状态和基本。2、让孩子学会分享
合作与分享是相辅相成的,且孩子学会分享才能继续学会合作。不单独共享的合作会造成少年儿童发挥特长优点的不良习惯,失去小伙伴们的认同,或合作后丧失相对性权益,这将使少年儿童丧失合作的驱动力。而光有分享没有合作,会使孩子感觉合作不重要和吃亏。所以,孩子合作与分享要一齐培养。
3、多给孩子选择
选择是从多种备选对象中进行挑选与确定,是尊重孩子和避免冲突的一种方式。孩子学会如何选择,会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或是获利最大的行为方式。
4、给孩子示范正确说话
很多合作并失败,不一定由于彼此都不愿合作。在社交沟通交流中,这一般是非常简单的沟通交流方法,但并不太好。应用了过多的指令、岐视和讥讽言语。
5、通过游戏创造机会
传统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的群体意识,还能让他们明白行为后果,理解自由和限制,并学会适应规则和怎样解决冲突。
6、让孩子尝到合作甜头
小朋友们慢慢学会合作后,她们会展现自身的博学多才,另外,她们也会在协作后觉得开心,会被别的小孩喜爱,她们会真实感受到和谐与协作的实际意义。
在集体活动中,特别是团体的体育运动和集体游戏,既有两个团队之间的对抗与竞争,也有团队内部的协调一致和分工合作,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与竞争力
8、充分利用家务活
在生活中父母可设置合作竞赛,与孩子一起尽力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孩子自然明白怎么利用每个人的长处。
9、父母的示范
家长的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并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榜样示范”是一种基本的培养方法。
10、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紧紧围绕少年儿童的各种各样主题活动是塑造少年儿童协作个人行为的机遇。爸爸妈妈应当擅于把握孩子,不以她们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要在群体当中培养,不要针对他一个人反复的说教。最好是让他参加群体性的活动而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讲解。“小皇帝”是不会与人合作的,进入到群体当中,抹掉他“皇帝”的身份,才可能让他平等的对事对人,才能合作。
2.合作表现好的时候要有适当的物质奖励,从而形成惯性和条件反射,让孩子乐意合作,努力提高自己与人合租。
3.合作表现好的时候,要有及时的、针对事情的表扬,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会表扬他,让他体会到合作的好会得到尊重和认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互的尊重,就不会有合作。要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我们家长就要看到孩子正在经历的一切,体会孩子当下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看到彼此的感受和需要的时候,就能做到相互理解,感受到彼此的爱,体会到相互的尊重,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二、改变沟通方式
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我们需要首先改变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我们经常将自己的评判和指责强加到孩子的身上,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你太懒了!”,“太自私了!”等等,这样的标签让孩子感到很受伤。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独立的生命个体,要通过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让孩子去认识自我,去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
三、有你有我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合作即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情。然而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家长都采用单边主义,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即所谓控制型育儿方式,目的是让孩子去做违背他们意愿的事情。这样肯定不利于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合作是具有双向性的。当我们和孩子面对问题的时候,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站在同一高度,一起去想策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上一篇:去尼泊尔带行李箱方便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