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能力?
孩子,能力,幼儿如何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人与人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家庭、学校、单位等各种的形式都是集体,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合作,所以拥有团队协作意识是必须具备的品质,那么什么叫做团队协作意识呢,我特意查了一下他的字面意思: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助互补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其实团队意识是融入我们的生活的,或许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就像我们常说的:‘宝宝不可以自私啊,好东西要大家一起玩,开开心心的多好了’、‘没事儿,我们大家一起干,弄好了一起休息’、‘同学们,表演的时候记得顾忌一下不太熟练的同学,争取我们整体效果好一点啊’,所以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个值得重视,我呢自己总结了几个方面:
1.以家庭为缩影,用我们的行动感染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意义深远,这样孩子的团队意识就要生根发芽了
2.以游戏为实例,孩子都离不开孩子,从小他们都是要一起玩的,那么在他们玩儿的过程当中,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如何一起游戏,不能自私,大家要学会分配任务
3.实践很重要,让孩子融入集体,多参加集体活动,不仅体会到自我价值,增加了自信心,也能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社会的竞争是日益激烈,孩子们必须学会适应,21世纪的新一代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素质,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社会不是父母不会纵容你的无理取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在当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互联网,物联网交织着我们的生活,合作变得越来越普遍,合作能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合作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当我们运用好合作时,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有不一样的色彩。日常生活中,我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可以着力做这几件事。
1、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为合作建立基础)
合作就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是双方长处的融合。有效合作的过程就是互相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互为弥补各自的不足以共同获得更大效益的过程。所以,合作中尊重、欣赏、接纳对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相互认识到了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有了真正的动力和基础。
2、让孩子学会分享(为合作建立信任)
合作与分享是相辅相成的,且孩子学会分享才能继续学会合作。光有合作没有分享,会导致孩子养成占便宜的不良习惯和很难得到小伙伴的认同,或合作后没有得到对应的好处,这都让孩子失去合作的动力。而光有分享没有合作,会使孩子感觉合作不重要和吃亏。所以,孩子合作与分享要一齐培养。
3、多给孩子选择(为合作创建更多的条件)
选择是从多种备选对象中进行挑选与确定,是尊重孩子和避免冲突的一种方式。孩子学会如何选择,会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或是获利最大的行为方式,同样,当他们在一个集体中,也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选择一个机会,并通过合作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获得比“单打独斗”要好的战绩。
4、给孩子示范正确说话(建立规范的合作关系)
许多合作不成功,未必是双方不想合作,往往是人际交往中最简单的沟通方式不好,说了过多的命令、歧视、挖苦的语言。所以,孩子在交往中要语气委婉地向对方表达自己想法或提出要求,在协商基础上多用“请”、“谢谢”、“请帮我”等礼貌用语,不要一味地挑对方的毛病,这样才能和周围的人相处融洽和进行合作。
5、通过游戏创造机会(为合作提供机会)
传统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的群体意识,还能让他们明白行为后果,理解自由和限制,并学会适应规则和怎样解决冲突。同时,孩子在互动游戏中会产生社会关系雏形,他们必须观察模仿、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并能掌握游戏的规则,并游戏中学会积极的自我约束,从而避免只会告状或采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纠纷。
6、让孩子尝到合作甜头(巩固合作关系)
孩子在逐渐学会合作后,在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同时,也会感受到合作后的愉快和受到其他孩子喜欢,就会真切的体验到团结合作的意义。所以,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感受合作的成果,这不仅对孩子巩固、强化合作行为和激发产生进一步的合作行为有好处,还能大大提高孩子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
7、多让孩子参加集活动(多多参与合作)
在集体活动中,特别是团体的体育运动和集体游戏,既有两个团队之间的对抗与竞争,也有团队内部的协调一致和分工合作,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与竞争力,孩子能自觉地意识到与他人真诚合作的必要性,并形成乐观、大方、宽容、团结等优秀品质。所以,孩子在集体交往中,才能学会合作。
8、充分利用家务活
在生活中父母可设置合作竞赛,与孩子一起尽力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孩子自然明白怎么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比如,家里搞卫生,妈妈扫地,孩子帮忙拿簸箕,爸爸拖地。如果孩子一时没有完成任务,也不要责怪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明白,成功的合作不一定要达到预定目标,有些合作的结果可能就是失败的。
9、父母的示范
家长的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并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榜样示范”是一种基本的培养方法。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有良好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必然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比如妈妈择菜、爸爸炒菜,大家一起摆碗筷,这些日常生动而又直观的行为,都无形中都为孩子提供了积极的学习榜样,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10、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周围的各种活动都是训练孩子合作行为的契机,家长要善于把握和不要替孩子做事情。例如,打牌下棋,或家务活分工协作。这些能让孩子意识到合作的价值,体会到合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能随心所欲和各行其是,只有大家相互帮助、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今托管说
这是一个分工、协作的时代,不懂合作的超级学霸未必敌得过好人缘的学渣。所以,合作意识和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团队意识、合作能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而是需要从小时候注意培养。
上一篇:去尼泊尔带行李箱方便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