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精神病药都有什么副作用?正常人吃了会变成另一个人吗?
药物,副作用,吃了精神病药都有什么副作用?正常人吃了会变成另一个人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最近在吃止痛药,突然发现它也可以被用作焦虑症。这是不是也是精神病药?感觉自己吃了之后,整个人有点不太一样了。是不是因为这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有精神障碍的药物。目前多数是西药,副作用明显,这也治疗必须承担的风险。
如果笼统的讲,镇静作用越强的药物,用药剂量越大,副作用越明显,对心血管和肝脏毒性也越大。但是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也在渐渐打破这个规律,出现了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但还是有些副作用的,总结一下:
1、肌张力障碍
一些不自主的肌肉障碍的表现,比如面部怪相和扭曲、运动减少、动作笨拙、肌张力高、震颤、眼上斜,甚至感觉烦躁、焦虑的情况更加严重了,往往这些表现是无法控制的。这些症状往往在服药早期出现,随着持续的服药,症状会减轻。
还有就是迟发性运动障碍,口舌颊不自主的运动,这通常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
2、神经系统相关
多数抗精神病药可诱发癫痫样发作。还能表现为自主神经的失调,出现口干、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视力模糊、青光眼、尿潴留、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心律紊乱、心肌损害等问题。也可能表现出过度镇静,表现出睡眠过多、难以醒转、软弱无力等,甚至引起抑郁状态。
3、内分泌相关
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月经紊乱、催乳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机能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是可逆的,适当调整药量或对症处理一般可恢复。
4、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肝损伤、引起心血管毒性,过量使用会中毒。
正常人吃了会有什么问题?
精神病人主要是想通过药物进行精神治疗,伴随出现上述副作用,实属于无奈之举,利大于弊时才会使用,毕竟谁也不想吃这些药物。
但正常人不一样,没有精神病不需要治疗,所以正常人吃了,同样会出现上述的不良反应症状的同时,药物本身带来的镇静作用就成了最大的副作用。正常人吃了也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但大多数会表现出睡眠过多,软弱无力,精神迟钝等症状。
吃了这类药后更不会说变成“疯子”,但上述副作用在正常人身上会表现的更明显一些。短期服用及时停药后,问题不大,多数副作用症状可自行恢复。但长期应用造成的肝损伤和对心血管造成的毒性,需要做肝功、心电图等检查。抗精神病药引起药物性急性肝损害仅次于抗结核药物。
【不药不药】简介
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纠正您的一个小错误,有些精神或神经疾病的药物,具有一些特定的止痛作用(如黛力新等),所以作为止痛药来使用,但按照药理作用分类仍属于精神或神经科药物,真正的止痛药另有一大类。那么精神科的药物的副作用,每一种都各不相同,但题主没有提到具体是哪一个药品,所以下面就泛泛的说一下精神科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题主所担心的人格会变化的问题。
副作用:
困倦:吃了药犯困,几乎是精神科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了,很多抗精神病药、一些抗抑郁药,或者可以用来抗焦虑的苯二氮卓类药物都具有镇静的作用,如果患者本身不存在失眠相关问题,而药物引起的镇静作用又发生在了不期望的时间,那么就变成了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是很多抗抑郁剂或是抗精神病药在刚开始用药时容易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在作用于脑内相关部位前,先作用在了胃肠道,引起了我们不期望的反应,常见恶心、腹泻等。但我们的身体很强大,适应性也很强,这些不适通常在1-2周后会逐渐缓解并消失。
长胖:精神科药物长期服用,确实有引起食欲增加、长胖的可能性,但这也与患者本身的饮食习惯和个体敏感度有关。与其长胖了再减肥,不如先试着在服药期间控制饮食,定时定点进餐,少吃零食等高脂高糖的食物,在身体情况允许时多做有氧运动。大部分饮食上能够自律的服药患者体重和体型没有发生太大改变。
肝肾功能异常:很多准备服药的患者都会担心用药后对肝不好、对肾不好。其实精神科药物的肝、肾毒性并不大,而且大部分患者如果不是肝、肾本身功能不全到一定程度时,都不需要特别调整剂量。精神科的药物偶尔在用药初期出现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通常停药就会好转。
人格改变?
不只是题主,几乎所有服用精神科药物的人都会担心这个问题。精神科药物作用于我们的大脑,那吃了药人格改变似乎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大家或许不知道,有些降压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的使用也可能出现精神问题。单就精神科的药物来说,如果看过说明书,会发现发生人格改变的不良反应是很罕见的,而这些问题也多为心理作用或是精神科疾病本身仍在进展所致,治疗作用引起的情绪波动或是疾病所致的认知损害可能会让人感觉和之前不一样,以为自己不是自己了。
在治疗开始后,与其担心可能发生的副作用、让自己更加焦虑不安、加重原先疾病的不适感受,不如试着将担心放在一边,相信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检查,等待疾病的缓解和痊愈。
(安定 小梦药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精神类药物不能长期服用,有依赖性而且副作用很大,损害身体的内脏器官,会产生换觉神经系统功能纹乱,大脑意识减退等症状。而春秋时期是精神病人的高发期。春天可用桃花泡水喝,秋天用黄瓜腾泡水喝。缓解发病的症状。
上一篇:强效去污的清洁产品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