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都是铜钱,历代有盗铸钱币的事情吗?
货币,铜钱,古代古代都是铜钱,历代有盗铸钱币的事情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觉得,这个在古代技术难度应该挺高的,不知古代是否有此传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古代并不都是铜钱(我很奇怪,哪个文盲会说出“古代都是铜钱”这样的蠢话)。
春秋战国时代,黄金相对银和铜而言,并不算多么贵重,所以日常交易中也会用到大量的金饼、金梃,以及形如农具的金币。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铜钱并不比金币普遍太多。
(战国时代流通的金饼)
元朝前期和明朝前期,朝廷强行推广纸币,严禁使用铜钱(既不了解历史又不愿意求证的蠢货们可以翻翻《中国货币史》,可以查查《元典章》和《大明律例汇编》),后来因为通货膨胀太严重,这种“用纸币代替铜钱”的政策终于破产。
(明朝前期流通的纸币)
明朝中叶以后,由于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由于墨西哥银矿的发现,由于美洲白银的爆棚式增长,由于西方殖民者发现中国的金银比价与欧洲有天壤之别,拿白银到中国换黄金非常划算,于是不断地将白银输入中国,使中国迅速成为“全世界的银窖”。
(明朝的银锭)
我们中国本来是贫银国,美洲白银一过来,银再也不贫了,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白银逐渐成为日常交易中使用非常广泛的货币。
简言之,中国从来都没有过“都是铜钱”的历史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流行金币,元明前期流行纸币,明朝中叶以后流行银币(银锭和碎银都属于广义的银币),铜钱则贯穿始终,大部分时间作为金银货币和纸币的辅币来使用。
那么这种辅币会不会被造假呢?
当然会。
古代铜钱造假,至少从三国时期就已经很普遍了。
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买”,宣布废除当时市面上最常用的铜钱“五铢钱”,让老百姓用粮食和布匹代替货币,进行物物交换。
(一直到唐朝初年都在使用的五铢钱)
曹丕为啥要废除铜钱呢?就是因为造假太厉害,本来一枚五铢钱应该重5铢(24铢为1两),含铜超过90%。但不法分子将达标的五铢钱熔化重铸,铸成重量只有两三铢、含铜不到七八成的薄钱,混入市场,欺骗百姓。甚至连政府都在这样做,为的是筹措军饷,相当于变相从百姓腰包里掏钱。
当然,曹丕废除铜钱的政策不太现实,人民不可能一直搞物物交换。等曹丕死后,五铢钱又重出江湖,而铜钱造假也继续存在。
从三国到民国,铜钱造假始终没有断绝过。民国时代流通一种面值10文的大铜钱,俗称“铜元”,又叫“大子儿”。这种铜钱在市面上共有几十种,大部分都达不到标准成分和标准重量。
(清末和民国时流通的当十铜元,俗称大子儿,面值10文,因为重量不足,实际价值只有3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物奇谈:古代盗铸屡禁不绝,北魏朝廷都急坏了
说起来,历史上没有哪个王朝不重视铸币权,这是国家专营垄断的财政大权,但是也有例外,第一是国家允许的私铸银钱,比如汉代的诸侯国就非常多自己铸钱,属合法。第二就是国家严禁的私铸,那叫做盗铸。
远的不聊,就说1500年前的北魏。
北魏在建国的前一百年间根本就不用金属货币,而是采用谷帛来实物交换,当时没有这事。太和十九年(公元459年),国家始自铸太和五铢钱,通行全国,盗铸就特别严重。
北魏分裂,东魏也是十分猖獗,所谓“迁邺之后,轻滥尤多”,民间改大钱造小钱,斗米竟然被抬高到2000钱的虚高价,可见情况严重。
盗铸到底怎么挣钱呢?
《魏书 高崇传》曾写过:盗铸者在黑市上购买铜料,仅需要八十一文钱,而自己用买来的铜料铸造钱币,实际可得到200多文,中间的利润竟有150%以上,要是在里面掺入铅、锡、铁等杂质,利润会更高,铜贱钱贵,获利很大。
所以,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实行铜山官营,也是为了防止民间大盗取铜铸钱,特别是当时国内信息滞后,难以有效监管,所以1500年前的北朝盗铸就十分严重了,后面历代都是如此。
希望能帮到你,有古建筑问题可问我,喜欢就说说你的看法,一起聊
亦文亦物,行程数万,撰文百万,一分钟简单干脆,解读古建的精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学界普遍认为,1971 年山西保德林遮峪商墓出土的109 枚铜贝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早期的货币属于商品交换的自然产物,是由直接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所铸造。此后,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于是政府开始将货币的铸造权收归国有,这样不仅可以从发行货币中大获其利,而且也成为彰显中央权力的一种方式。
在货币实际流通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即便是使用质量略低的货币,只要不太明显,依然可以被市场接受。于是,一些不法之徒开始以降低货币的金属含量与成色为手段,私自铸造质量略次的货币,并试图从中谋利,这便是史籍中常见的盗铸,也就是我们所讨论的货币作伪现象。
古代货币作伪沿革
我国古代货币作伪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记载,中山国“地薄人众,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大概意思就是说,中山国的民风并不淳朴,群众大都不劳而获,平日不是聚众起来杀人劫物,就是私自盗铸以获利。1979 年,中山国灵寿故城出土发现了大量圆足布币,以及铸造布币的钱范。如众所知,圆足布属于战国时期赵国发行的一种货币,主要在赵地流通使用。而中山国遗址发现的这些圆足布大都铸造低劣、文字漫漶,最为重要的是它们的重量仅有12 克,与标准赵国布币20 克左右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中山国在战国时期曾大量仿造赵国货币,并通过此手段而获得利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