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业谚语“春光一刻值千金,二十四个节气勿等人”,二十四个节气是怎么划分的?
节气,二十四,芒种农业谚语“春光一刻值千金,二十四个节气勿等人”,二十四个节气是怎么划分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业谚语“春光一刻值千金,二十四个节气勿等人”,二十四个节气是怎么划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在中国古代,《周易》与天文历法关系宻切。天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历法,即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和计算其运动周期,特别是不断调配回归年和朔望月的关系的结果。我们的祖先经过对天象与自然物(如鸟兽草木的变动)的长期观察与总结,制订了历法,即农历,又称阴历,並概括了二十四节气等,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
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
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如春雨贵似油,夏雨遍地流。春雨少,用水浇,夏雨多,开渠道。种一粒粟,万粒归倉。
又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再如布谷鸟叫了可播谷种了。
还有:夏至三日,无论生熟。(可收割了)等等。都表明二十四节气,与农业关系宻切。
“春光一刻值千金”,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生气勃勃,是农忙的季节。尚若错过,势必影响年景,因此应该诊惜,抓紧时机……
以上供参考。
网络图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夏,秋,冬。一季有六个节气,代表气温由冷转热,由热变冷的循环过程。
二十四节气分別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人种地必须掌握好节气,什么时节种,什么时节收,一般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而实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厉中表示季节变化24个特定节令,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转规律,而制定从事农业的厉法,它是厉代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是人们四季冷热变化的时间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节3个月,农厉中把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每半月为一节气,二十四节气分别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代劳动人民是依据农厉二十四节气变化特点从事农业生产的,什么节气适合种什么庄稼,错过这个节气庄稼产量将受到影响甚至绝产。
二十四节气,在现代农业化今天,农村人依然把它当做指导农事生产的宝典,许多有关二十四气农业谚语都是老一辈人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例如,过了惊蛰节,黄牛春耕不能歇,
谷雨前后,撒花种豆
小满麦断根,四月芒种麦割完,五月芒种才开镰
夏至五月中,收蒜正裁葱
头伏萝卜二伏菜(指的是头伏种萝卜,二伏种白菜)
立了秋,挂锄钩
三伏不尽秋来到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合适
庄稼白露不出头,早早砍了去喂牛
立了冬,永不生
“春光一刻值千金”“二十四个节气勿等人”等谚语,都是指导农事方面重要性,种庄稼都是季节性的,象春雨贵如油,春天一场透雨,如果不抢墒抢种,必定影响秋天的产量,大家说是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阳历每月月初2-5号有个节气,16-19号有个节气,一年就是24个节气。
个人理解,24节气是基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带来的气候变化所定义的。
比如冬至是一年晚上时间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开始慢慢变长,而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十四个节气是古人根据一年季节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的,集聚了古人的智慧,即使现在它依然在农业上占有很大的功劳,尤其是农民的耕耘劳作。半个月一个节气,到什么节气就办什么事情,尤其是开春清明前后正是好多地方农耕最好时节,许多高寒地区是可以往后错开节气来耕种的!祝农业越来越兴盛!
上一篇:如何理解刘强东「财报是有点虚高,但并不是做假账」的言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