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何我们要称自己为汉族呢?
汉朝,秦朝,汉族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何我们要称自己为汉族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汉朝人称为汉人可以理解,那为什么之后的朝代也可称为汉人呢?这恐怕基于“丝绸之路”让西方人第一次了解了中国,知道在东方有汉朝,有汉人。这种称呼,一定时期内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改变。对于西方人来说,只是汉人换了个皇帝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道理很简单,秦寿命太短,只有15年,抗日战争都打了14年,一个朝代15年实在太短了,短到了让人记不住的程度。到秦朝灭亡时大部分中国人都还是战国出生的,都还认为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齐国人。刘邦项羽都是战国出生的根本不认自己是秦国人,秦还没有完成国家民族的融合。
而汉朝就不一样了,两汉400多年,大家都是一出生就是汉人,父亲是汉人,爷爷是汉人,再往上多少代都是汉人。而匈奴和中原打仗就是打汉人,打了几百年,汉人打匈奴,匈奴也打汉人。汉地位就非常高大上了。到晋朝汉灭亡后,五胡乱化还要和汉扯上关系,匈奴人刘渊说自己是刘禅后人,李特占四川后建个成汉政权,都想把自己和汉扯上。400年的地位已经形成,汉成为中原的标准。以后凡是姓刘的除了刘欲以外当皇帝都叫汉,刘欲是因为北边政权叫魏不敢叫汉了。汉一直成为中原人的习惯称呼。四百年的习惯不愿意改了,以后的朝代想改也不行,以后朝代都没超过300年的,想让改成大唐族明族,还没叫够时候就灭亡了,活得长最重要,汉因为活得长地位再也改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族名称的演进,在中国历史中:
夏朝,废弃了禅让制,进入强力.暴力.武力.谋划的夺取执政权,开启子承父职,或弟承兄职的继承制。
春秋战国时期,各行业或百业的把头,进行了一个全面废除母系社会以后,怎样建立一个全面父系社会的大讨论,这就是百家争鸣。最终由秦始皇拍板确定的。
百家争鸣使各行业把头将行业事务,由衣钵传人之间口传身授,改成文字记录下来的立字为凭的方式及规则了。
秦朝,废弃了总盟主制,进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统一中央政府制。并失去族群间争斗的重要性,步入血亲争斗重要性的重要性强调。
汉朝,巩固了,更确立了,秦朝的中央政府任命各地方长官管理人群方式以外,培养出一对夫妻家庭为一个生产单位的习俗,彻底废弃了血亲族群为一个生产单位的匀俗。
三国时期的曹操,用杀头的方式,杜绝母系社会最后一点残余的,男嫁女家的风俗,强行执行男娶女的通婚方式风俗的确立。
隋朝,半脱离血缘人们为管理团队的头领概念,步入非血缘人扶助管理的主持事务的定式。具体的就是科举考试当官制。
由此可见,汉朝在废弃母系社会,确立父系社会,由夏朝开始至三国时期的运动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把汉朝地区内主流人群共称为汉族。
隋朝及以后,仅注重管理团队人选的事了,其它一切按步就搬,就可以了。
中国主流人群最早的是:盘古人群,女娲人群,夸父人群,炎帝人群。
黄帝人群入住中原以后,夺取了首长职权。
从而炎帝成为族长,黄帝成为首长,巫师用自己的巫师为大巫师。这样就把一个长老,四个少保的制度,改成了三长老,四个少保的制度。在民间被说成是三老四少。
炎帝居于中央地块,得一个号:中。
黄帝没有自己的地盘,轮流居住在各个人群地盘内,被称为巡游天下。皇帝人群是木匠,制造木房子桥和轩辕门,穿丝绸用彩陶,得一个号:华。
炎黄二帝管理时期,主流人群,就称为:中华。
有了夏朝以后,主流人群,就称为:华夏。
汉朝执政以后,主流人群,就称为:汉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小河对岸
在秦朝之前,我们的主体民族自称华夏或诸夏。而由于先秦时期,我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因而,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自称某诸侯国人,如宋人、楚人、鲁人等等。自秦朝实行大一统之后,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有一个“共称”。如秦朝统一了文字,按理说后世应该将这种统一之后的文字,称之为“秦”字,但我们现今却将之称为“汉”字而不称“秦”字。我们现今的主体民族称“汉”族也不称“秦”族。那么,为何我们称汉而不称秦呢?
其一,秦朝国祚不长,难以彻底消解各地旧有的影响力。秦朝虽率先实现了统一,但秦仅维持了十四年,秦在地方上是实行的郡县制,而有一句俗语叫“皇权不下县”。郡县制的统治,其实并不如分封制那样层层深入。而以秦国有效的人力,在极短的时期内,就更难将六国故地几百年融合而成的文化与认同给彻底扭转过来。
其二,秦朝统一的过程之中过於残暴,而与六国故地的仇怨难以消解。秦国是战国时期,唯一实行斩首授爵制的国家,而按众多战史学专家的研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一支军队的主力被歼灭十分之一,就基本上会导致全军奔溃而失去战斗力。史籍中记载的秦军斩首人数,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战俘与平民,秦国也因此被山东六国称之为虎狼之国。
而秦法苛暴,秦之统一也并不是为了“解民倒悬”,而纯粹是为了掠夺资源。如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就是上党之民不乐於附秦而引起的,而不乐附秦的又何止是上党之民,山东六国之民皆不乐於附秦。除秦国之外,而由任何一个其他诸侯国统一天下,也都不会导致秦末之际那种大崩溃的局面。
其三,秦以征服者自居,而肆意奴役侵凌六国故地的百姓。秦末大起义,陈胜吴广振臂一呼,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六国故地皆反,而秦、巴蜀之地却未乱。很大方面的原因就是秦人将自己的困苦都转嫁到六国故地的百姓身上了。秦统一之后,征调的民夫与徭役,基本上都是六国故地的百姓。《史记》记载:..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
上一篇:第一次买房是买新房好,还是买二手房好,买二手房有哪些该注意的地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