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朝灭亡谁的责任最大?
秦王,秦朝,始皇秦朝灭亡谁的责任最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秦朝灭亡谁的责任最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秦朝速亡的原因在胡亥和赵高身上
胡亥纂位是秦王朝灭亡最为根本、最为直接的原因
说到秦王朝快速灭亡的原因,大多归之于始皇帝的暴政以及劳役兵役的繁重、刑罚的残酷、农民起义等原因,这些固然是秦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但最为根本和直接的原因则在于胡亥的篡位。沙丘政变,胡亥作为始皇帝最小的儿子,在老师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的合谋下,篡夺了本属于长子扶苏的帝位,成为秦帝国新的统治者。胡亥纂位后,一方面倒行逆施,滥杀宗室和大臣,造成了秦王朝统治集团的矛盾分裂,削弱了统治力量;另一方面,延续了始皇帝的暴政,加剧了社会矛盾的大爆发,使秦王朝在短期内快速灭亡。
历史给了秦王朝调整的时间,假使继任之君能够调整国家政治方针,缓和社会矛盾,秦王朝绝不会二世而亡。参照汉武帝及其继任者,武帝晚年的社会矛盾不亚于始皇帝晚年时期,但继任之君汉昭帝能够修仁政,止兵戈,将汉朝推向“昭宣中兴”。
政治权力来源于合法性,胡亥得位不正,权力就没有合法性。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
胡亥通过阴谋得来的帝位后,并不能取信于诸大臣及众公子,统治并不稳固,当时赵高对胡亥日:“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快快,皆不服,恐为变”。所以,此时的胡亥第一要务就是保持帝位的稳固,他也就无暇顾及国家政策的修正。为了稳固帝位胡亥在赵高的建议下滥杀宗室及大臣,赐死扶苏,清洗蒙恬、蒙毅,大杀诸公子与公主,此举加剧了秦王朝统治集团的矛盾,大大削弱了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力量。 加之,他又继续修阿房宫、巡游、刑罚,较始皇帝更为严酷,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最终导致秦王朝脆亡。
赵高的争权夺利也进一步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赵高作为胡亥的老师及夺位功臣,得到了胡亥的绝对信任,任郎中令。赵高为了加强手中的权利,设计腰斩李斯并灭其九族。取代李斯为丞相后独揽大权,指鹿为马,行苛政。后期拒绝救援章邯,直接导致章邯带20万秦军投降项羽,秦王朝最后的希望破灭。赵高的所作所为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不稳定,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所以,我认为秦王朝灭亡的“锅”,胡亥和赵高得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点难说,不信看我对秦朝灭亡各人责任的看法:
秦始皇,最大的责任是对六国贵族太过仁慈,没有一点杀伐之心。没有在十几年统治中摧毁齐、楚、赵、燕、魏、韩等六国贵族家族根基,是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最大的错误。从秦始皇碑刻文章中的语句来看,秦始皇更多的是希望六国之后认同秦朝。
刘邦在这方面就比秦始皇狠多了:为了防止齐、楚等六国之后的造反,刘邦把他们全部迁移到关中。而秦始皇只是把六国国君搬迁到咸阳的宫中居住,像项梁、项羽、田儋、田荣、魏豹、赵歇、韩成等六国贵族竟然没有被迁移——非常的震惊。
假如秦始皇把这些六国贵族之后全部迁移到百越或者从匈奴收复的河南地,胡亥时期,齐、楚等地根本就闹腾不起来——因为没有人带头了,或者造反了也找不到领头的人,只能是盗贼式的造反。
秦始皇的最大过错是没有摧毁六国贵族社会根基,虽然秦始皇为此改士民的称呼为黔首将贵族和平民统一化、采纳李斯的焚书令实行以吏为师政策,但对六国社会根基摧毁得不够。
胡亥,最大的劣势就在于没有治理经验,更没有自己的势力。杀兄弟,也是胡亥不得不做的保位行为。对法家的坚持,让胡亥对大臣的信任很高,尤其是对李斯、赵高、章邯等人。不懂用制衡去控制大臣,是胡亥最大的错误。
胡亥一生人,最大的错误有两个:对法家的坚持、权变之术的缺乏。对法家的坚持,导致了秦朝36郡的治理压力,只有秦始皇这种工作狂才能承受,胡亥没有办法承受,换做扶苏也没有办法承受。要减轻这种压力,或为了获得自己兄弟对自己即位的支持,胡亥实质上可以在即位之初,可以将齐、楚、燕、赵这四地分给自己的十几个兄弟,让他们作为自己治理东方的代理人,封他们为王。在皇帝——36郡——几百个县这种三层结构下的政务工作量非常繁重,基本上除了秦始皇,其他人无法忍受。但由于胡亥对于法家治理的坚持,没有分封,这算是胡亥不懂权变的表现。当然,阻力也很大。下面胡亥拒绝赵高的降位为王、招抚刘邦的建议,也说明了胡亥缺乏权变之术。
李斯,在秦朝灭亡的责任,最大的表现在于以吏为师这个政策。李斯提出焚书令和以吏为师政策的本意,在于摧毁六国贵族社会结构。焚书令政策只能压制而不能进行根本性的摧毁,六国贵族社会结构依然存在;以吏为师政策虽然提升了原本出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的权力,但也造就了陈胜、刘邦、萧何、曹参等不安分分子的野心。想要打击的目标没有达到,新的势力崛起了,这就是李斯焚书令和以吏为师政策的最大弊端。
赵高,最大的责任是选择放弃胡亥和过度信任章邯。关于赵高,很多人都认为他是秦朝灭亡最大的责任人。但实质上,赵高是秦朝最后的试图力挽狂澜的人。在史记的记载中,很多人对赵高忽视了以下几点:
1、赵高试图招抚刘邦,以封王刘邦为条件
2、赵高杀胡亥的原因,应该有两点:A、胡亥不同意由皇帝的称呼降为秦王的降格报国策略;B、胡亥不同意赵高招抚刘邦建议。
3、赵高对章邯非常信任,将秦朝所有的兵力都交给章邯管理,导致巨鹿城王离军败后章邯和项羽相持时章邯要求赵高增援,赵高无兵可增援导致章邯猜忌赵高。而赵高对章邯手握全国大军竟然长时间不能击败叛军而怀疑章邯无意快速平定叛乱。
总而言之,从史记的记载来看,最后最想挽救秦朝的人是赵高。为了救秦朝,赵高不惜提出由皇帝降低为秦王、招抚分封叛军为王的建议。只是这个建议不被胡亥所接受,而赵高更不被子婴所信任。
章邯,手握秦朝全部兵力,自己人数和项羽等诸侯军人数基本相当,且自己粮草充沛而项羽等诸侯军粮草不足的情况下投降项羽。从军事角度而言,章邯是秦朝灭亡的最大责任人。现在不清楚的是,章邯投降项羽,是否是赵高为应对这一局面而提出让胡亥降位为王、招抚刘邦等建议以挽救秦朝。
上一篇:比冲的单位“秒”应该怎么理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