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像水一样”的武术是种什么境界?
武术,太极拳,动作“像水一样”的武术是种什么境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像水一样”的武术是种什么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应该是李小龙截拳道的精义要诀吧!
李小龙先生曾经在一次采访时,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英文翻译,大致意思):
什么是好的武术家?他要像水一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水是无形的,你看得见它,却抓不着它,无法用拳头击伤它。
朋友,像水一样柔软灵活吧!放空你曾经的那些理念,武术的精义,在于无形无式,就像水一样。你把水倒入杯子里,那么,它会变成杯子的形状。你要是将它倒入瓶中,它又成了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中,变成茶壶的形状。
水能够静静的流淌,亦可以猛烈的冲击。所以,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这段话说的非常富有哲理性,而且也具备实战的指导性,你以硬碰硬,固然能够以石碎石,但是却很容易玉石俱焚,两败俱伤。
然而,如果以水的冲击,能够将石头滴穿,自身却毫发无损,这才是攻击的最高追求。
任何的理论,都是为了实战做指导的,光是纸上谈兵,永远不可能将理念变成现实。李小龙先生,在日本的一次空手道大会上,演示了自己创立的截拳道,非常受欢迎,他的讲解,配合实战演示,让世界终于了解了东方武术的真谛——寸拳与速度,力量的结合,这才是武术应该具备的内涵。
可惜,如今的武术,已经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毫无理念,照猫画虎,套路太深,闭门造车。
最近一段时间,武术打架似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必备甜点,哪个大师又被单手拳击倒,什么春又被一顿狂扁。有些人总把武术的没落归结为武侠电影的误导,笔者觉得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就算没有电影电视,还能出来几个真大师吗?合着是现代多媒体科技,摧毁了传统武术吗?
笔者觉得,还是从自身找一找原因吧!武术也好,格斗也罢,都有理论与实际,理论都是没毛病,能实际运用才是主要。
欢迎小伙伴留言讨论,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文人草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术的境界,像水一样。是缘于中国道家的思想,是指导人们练武术要学习水的品质。
中国的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和变迁中,道家思想的融入,深深的丰富了武术其文化内涵,用阴阳之道解析和指导武术理论的完善,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等在拳学理论中都用以阴阳五行来阐述其理,指导人们去如何练习和体悟,道家思想中无为是至高境界,如水一样,其曰,"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居 善 地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势而为。
练习武术像水一样,学其自然之势,不刻意用心用力,不违背人体自然之道就可以强身健体,反之必受其害,用武像水一样,学其阴柔不争,必能独善其身。武术像水一样的确是一种智慧,少林太祖门朱天喜老师常说习武一定要记得,刚则必折,柔为上的道理,现在一直余音在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应是一种比喻,或是理想的境界。
老子,十分崇尚“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这些思想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处世与武学的思想。也是中国静文化的起源之一。
有不少太极拳家是这样描绘自己练太极拳的情景:初期练太极拳是如站在水至颈深,姿势变换要慢匀,是不会游泳者的游泳;中期练太极拳如浮水中身是空,长江大河浮游中,已会游泳;晚期大成之时,练拳身体如在水上行,如履薄冰。
其实从格斗的角度来理解水,就是能适应任何对手的打法。这种技能,具体到细节可以理解为一是掌握基本动作的数量和质量,另一个是实战时运动员在无序动作状态的瞬间发出动作的有效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小龙说的。
简单的意思就是,当这水能摧毁一切时,它必是滔天巨浪势如破竹雷霆万钧宇宙之能的!
它只能去摧毁,而不会被摧毁。
李小龙认为用水这个物质来表达他的武学理念最贴切。空气就不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做到象水一样动作,必须身上没有拙力,僵力,。如果身;体上有拙力僵力的根本无法做到象水一样动作,只有去掉拙力僵力,达到骨正筋:软柔,才能达到象水一样。李小龙纯属吹牛,李小龙是研究道的人,但是他不是得道之人。他追求的是健身房肌肉训练方法,注定他不成为得道之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