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做到既不丢失自我,也不会被情感绑架呢?
情感,自我,就会怎样做到既不丢失自我,也不会被情感绑架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做到既不丢失自我,也不会被情感绑架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情感绑架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勒索”,最近刚看完一本讲情感勒索的书,名字就叫《情感勒索》。它的作者福沃德从事心理治疗工作45年,这是她的心血之作,非常赞,强烈推荐!
——分界线——
情感勒索: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文/诸神的恩宠
前几年,电视剧《欢乐颂》风靡全国。其中,樊胜美一角成为该剧最大的看点。樊胜美有学历有样貌,还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按说她应该春风得意才对。然而,命运偏偏狠狠地捉弄了她。樊胜美的原生家庭极其糟糕,父母重男轻女,哥哥不学无术,全家人都把樊胜美当成了提款机。而一旦樊胜美有丝毫抱怨,就会被扣上不孝子的大帽子。樊胜美的遭遇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很多人都表示,在生活里,他们也遇到过像樊胜美父母这样的人。通常,我们会把这种人叫吸血鬼。
其实,这种吸血鬼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经过45年的研究发现,在人际互动中,人与人关系越近,越容易发生情感矛盾,而这种情感矛盾又大多伴随着威逼要挟的成分。苏珊给这种现象起了个新名字叫“情感勒索”。后来,苏珊和另一位心理学家唐娜•弗雷泽合著了《情感勒索》这本书。《情感勒索》一经出版,就成为了全球畅销书。20年来,这本书帮无数人脱离了情感苦海,并引领他们走向了新生活。
01情感勒索的本质是对他人的控制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你真是个白眼狼,我算是白养你了”、“你敢离婚,我就死给你看”、“你看你把我气成什么样子了”等。说这些话的人,可能是父母长辈、丈夫妻子或者是上司同事。这些话语虽然各不相同,但背后的逻辑却出奇的一致。什么逻辑呢?那就是,“你竟然敢不听我的,这还了得!”这些说法都是典型的情感勒索语言。
在接触了大量心理治疗案例后,苏珊发现,情感勒索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因为熟人对我们的弱点一清二楚,所以当他们想要利用我们达成某个目的时,就很容易拿这些心理弱点来要挟我们,以逼迫我们就范。说白了,情感勒索的本质就是熟人对我们的控制。
大体来说,情感勒索者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施暴者,这种人性格暴戾,会毫无顾忌地对我们进行各种威胁;第二种是自虐者,这种人有一定程度的被害妄想症,习惯于把过错推在别人身上,自己却像长不大的小孩;第三种是悲情者,这种人很擅长演苦情戏,总是将自己扮成无辜者的样子,然后用隐晦的语言暗示我们,请照着他的意思办;第四种是引诱者,引诱者像马戏团的驯兽师,他会拿出各种诱惑物,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不断告诉我们,要想得到诱惑物就得乖乖听他的。
无论是哪一种情感勒索者,他们身上都存在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包括:一惧怕失败。情感勒索者无法接受挫折,哪怕是一丁点儿挫折,也会让他们彻底崩溃;二缺乏安全感。情感勒索者表面强势,内心却极其脆弱,他们非常害怕被他人抛弃;三喜欢吹毛求疵。情感勒索者特别喜欢给人挑刺,尤其爱小题大做,他们通过拼命打压他人,来彰显自身的存在感。正是由于这些共性,才使得他们变为了情感关系中的吸血鬼。
了解了情感勒索者的类型和人格特质后,那么,要怎样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情感勒索呢?说到这里,苏珊分享了一个诀窍,那就是看这种行为里,有没有胁迫的成分。如果有,那就是情感勒索。反之,则不是。
刚才说过,情感勒索的本质是控制。为了控制我们,情感勒索者会使出四种手段,它们分别是:二分法、病态法、联合阵线和消极比较。二分法指,情感勒索者会把自己扮成完人,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我们的种种不是;病态法指,一旦我们有把柄落入情感勒索者手中,他们就会一再旧事重提,反复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以此来羞辱我们;联合阵线指,情感勒索者会拉拢和我们关系亲近的其他人,从而在情感上孤立我们;消极比较的意思是,情感勒索者会故意将我们与某人进行对比,以此来贬低我们。
通过这四种手段的混搭运用,情感勒索者就掌握了主动权。然而,光有四大手段还不算,情感勒索者还有一个惯用套路。这个套路包含六个步骤,依次是: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屈服、重启。下面,我们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个套路:首先,勒索者会向被勒索者提出一个很过分的要求。在遭到被勒索者的本能抵抗后,勒索者会向被勒索者施压,并逼迫被勒索者就范。这时,如果被勒索者比较软弱,就很容易会向勒索者屈服。而一旦被勒索者屈服,情感勒索就完成了。最可怕的是,如果情感勒索者一次得逞,他今后就会经常对被勒索者进行情感勒索,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这一步就叫重启。
情感勒索犹如钝刀割肉,它不会马上要了我们的命,却会把我们折磨得痛不欲生。
生活中,面对情感勒索时,很多人只是本能地觉得很不爽,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情感勒索者蚕食。所以,要想彻底走出情感勒索者布下的陷阱,我们首先要能敏锐地觉察到情感勒索行为,否则,等待我们的很可能将是漫漫黑夜。
02勒索者与被勒索者的关系是双人舞
情感勒索者固然很可恨,但苏珊认为,从本质上说,情感勒索行为其实是一场“双人舞”。勒索者和被勒索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周瑜打黄盖。也就是说,假如被勒索者不参与这场舞蹈,那么任勒索者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实现情感勒索。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被勒索者又不傻,为什么要参与呢?其实这是因为,被勒索者已经被勒索者强加给他们的想法洗脑了,他们已经失去了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苏珊发现,在生活里,有五类人最容易沦为被勒索者。哪五类人呢?他们是:过度渴望被外界认同的人、委曲求全的人、自卑者、圣母心和自我怀疑者。这些人身上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他们都有很强烈的自卑感,责任心重,喜欢给自己不断施压,遇到坏事常常自责,有强烈的负罪感等。
被勒索者的以上人格特质,都被勒索者牢牢掌握。于是,当勒索者想要控制被勒索者时,就会利用勒索者的这些“软肋”,不断给他们施压和洗脑,最终让被勒索者彻底放弃自我,成为被他们利用的工具。
情感勒索对人最大的危害在于,它将严重损毁我们的自我完整性。所谓自我完整性,指一个人的人格尊严、价值观、自我认同感等。有研究表明,长期遭受情感勒索的人很容易产生低自尊感,患抑郁症的概率明显大于普通人,更严重的话,还可能还会引发自杀行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