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韩愈与十二郎之间究竟有着怎样与寻常叔侄不同的情感?
韩愈,老成,二郎如何看待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韩愈与十二郎之间究竟有着怎样与寻常叔侄不同的情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韩愈与十二郎之间究竟有着怎样与寻常叔侄不同的情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清明节提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它能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孝悌之道",也能给今人以智慧的启迪。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祭祀侄儿韩老成的一篇文章。
韩愈自幼父母双亡,是其兄嫂养大成人,是兄嫂郑氏的培养才有韩愈科考的成功,这层关系在韩愈心里的份量之重,自不必说。
再说他与侄儿韩老成的关系,也与其他人的叔侄关系不同,他们虽为两代人,却情同手足。 韩愈写《祭十二郎文》也表达的淋漓尽致,其写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是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写其骨肉亲情。作者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写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表达作者对宦海沉浮之苦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并以此深化与韩老成的亲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看待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这篇千古名文主要说明了……韩愈不愧是一代文宗,笔下有千钧之力,运用字句精妙传神,千百年后,仍然能感动人心。
再发散一点,可以说明韩愈是一个重感情、重亲情的……正常士人。而他所在的中古社会,特别强调“宗族”,强调“大家庭聚居、相互扶持”的重要性,也能在这文中体现出来。
韩愈的近支亲族,在他这一辈上下,男丁寥落,文中说“吾少孤……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父亲一辈男人全死了,他一辈剩他自己,下一辈剩他这个侄子十二郎,他感叹的是老韩家的Y染色体有传不下去的危险,这在当时社会里普遍认为是大不幸,是很可怜的。至于家里还有女人呢,女人那不算人,只是抚养和联姻工具而已。
韩愈和十二郎年龄差不多,从小相依为命,“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十二郎又是年轻得病猝死,精神上对叔父是个打击,所以韩愈感情爆发,自责没有照顾好侄子,“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老实说,个人观点,后世特别追捧《祭十二郎文》,恐怕也是出于宗族男继的观念。和韩愈的其它祭文相比,祭十二郎这文在细节上的感染力、感情的细腻真挚方面,都不算太突出。
比如韩愈祭自己死去幼女的文章,他被贬后与家人告别先南行,“我视汝颜,心知死隔。汝视我面,悲不能啼。我既南行,家亦随谴扶汝上舆,走朝至暮。天雪冰寒,伤汝羸肌。撼顿险阻,不得少息。不能食饮,又使渴饥。死于穷山,实非其命。不免水火,父母之罪。使汝至此。岂不缘我。草葬路隅,棺非其棺。既瘗遂行,谁守谁瞻?魂单骨寒,无所托依;人谁不死?于汝即冤。我归自南,乃临哭汝。汝目汝面,在吾眼傍;汝心汝意,宛宛可忘。”这比扑天抢地哭侄子动人多了,但是女儿嘛没啥要紧,宗族男丁稀少才是大事,所以十二郎更有名吧。
上一篇:做公务员行测题目时按什么顺序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