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滴滴有什么壁垒是别人无法突破的?
壁垒,都是,用户滴滴有什么壁垒是别人无法突破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个系统的难点是供需两侧都是动态的,要需求的不是点对点的平衡,而是体系的平衡,时间空间都在变化,而且只有群体性的优化才能提高效率,这个难度是非常大,而且需要不断的根据数据不断积累总结再优化,这个是需要不断积累的。这个过程有点像经验养成,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调度员总能够给出最优化的调度指令。经验丰富首先就得实践时间足够长,见到各种情况要多,还要观察的仔细,还要勤于思考,归纳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前辈的经验,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体系。不同的场景难度不一样,非标准化的一定比标准化的难,而且难度往往是几何倍数提升,服务比商品难,动态比静态的难。匹配完了还要评估,生成新的数据维度,再固化成标准,是一个不断的螺旋上升的过程。随着时间的积累就会形成壁垒。
我一直说滴滴所在的出行市场比外卖市场维度高,就算法而言复杂程度就高很多。外卖的供给侧提供的基本是标准化的产品在固定的地方,需求侧的用户也是在选择标准化的商品也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服务就是完成了一个门对门的物流配送。如果这个难度定义为1,那么出行市场的场景,貌似在两点之间完成一个匹配,一个人找到附近的一辆车,车不可能绝对不动在等着,人也不总要在能够停车的地方等着,行程也是随机的,没有标准化的地方,要给用户一个预估等待的时间和预估的费用,需要计算的数据维度就好多个,两侧的历史评估报告,再横向对比,才有可能出来一个结果,相对来说这个难度至少得是10。能说没有壁垒吗?难度本身就是壁垒。
供给两侧的用户评估,因为供给两侧都是需要竞争的,那就出现了公平公正的问题,评估说白了就是分出三六九等,什么是公平公正,是不是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好司机去接好乘客比较公平呢?我觉得应该是,实际上很多服务好的司机师傅都能感受到,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就能获得更多好的订单,遇上更多好乘客,当然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对于用户而言,自己的行为越nice,就能获得越优质的服务,遇到友善的司机师傅。这种双向的正向激励机制是公平公正,这大多数人都认可。但是反过来说,很多人都会站起来这是歧视,很多用户认为司机能分三六九等,作为用户只要给钱了都得是上帝。我实话说,这是一个混蛋逻辑,在大多数情况需求是大于供给的,优质的服务更是如此,钱不是全部,只是一个维度,在大数据分析的逻辑中个体的行为获得的权重会越来越大,各行各业都是这个趋势,为的就是形成体系化的正向激励平衡稳定,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先发优势是非常重要的,规模优势很重要,这就是运营壁垒。打破一个平衡容易,建立一个平衡很难。在初期阶段这一壁垒不明显,在成熟阶段,这种壁垒就越来越明显。滴滴的规模优势很明显,数据量足够庞大,产品迭代升级次数很多,不是那么容易能颠覆的,短时间内形成冲击可以有,但很难持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滴滴有什么壁垒是别人无法突破的?
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上占据着大量的份额,滴滴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的典范,他利用技术来将用户和司机进行匹配,达到利益最大化。他其实就是利用互联网来将人的能力转化为价值,很多公司都开始效仿他的模式,但其实并不会轻易成功的,因为滴滴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天时地利人和,滴滴在移动支付市场下应运而生,当时的Uber进军国内给了滴滴很大的压力,所以就有了当时的补贴大战,这也是后来滴滴成功的关键之处。
再者效仿的难点就是滴滴的模式是否是适用于全部的民众的,因为每一个人在出行的时候都会选择出行工具,所以相比之下打车会是更好的选择,而目前很多公司选择利用上门服务来获取用户,这种行为的需求是非常少的,因为大家为了获取某种服务只需要通过外卖快递来解决,并不需要上门服务。所以很多项目想要复制滴滴的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考虑是否全民性。还有标准化的服务很重要,用户在选择服务的时候,最短时间做出决定是最好的,而且即使做出决定也不会引起较大的损失。
滴滴打车就是这样,即使用户选择错了车,也不会给自身带来很大的损失。创业的成功并非偶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你即使复制了滴滴的模式,市场竞争和用户的需求等情况都是要面临的大问题。W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小吕。坚持原创,做有深度,有温度,有价值的头条小生 ,是我的初衷。喜欢我就点右上角“+”关注一下吧。谢谢您的支持。
小米董事长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滴滴打车就是例子。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分布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很多人都会选择进城打工或定居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口迁移给城市的交通出行带来很大的压力。“打车难”,“打车贵”一时间成为人们所讨论的社会问题,为人们所诟病。正因为这个契机,一个出行网约车平台就“像一个沉睡的雄狮,正在蓄势待发,即将横空出世”。
没错,它就是今天的“滴滴出行”(原滴滴打车),一路走来,不断探索用户需求,了解市场规律,改变打车行业格局,借助互联网思维,成为今天网约车里面的独角兽。
滴滴出行,靠什么优势成为网约车独角兽?
㈠.网约车行业最早。滴滴出行2012年7月10号,成立网约车公司“小桔科技”,同年9月9日正式上线,通过对市场调查与摸索。
⑵.国内目前网约车平台市场份额最多78.3%。通过前期的的“补贴大战”和业务布局,收购优步国内网约车业务,经过多次融资保障,为市场扩张打下坚持基础。
2015年―来源易观数据
⑶.业务布局广,网约车平台包揽各种车型,触角延伸国内外。滴滴出行通过前期的市场的摸索和战略布局,目前上线了滴滴快车,滴滴专车,滴滴顺风车,滴滴代驾,滴滴巴士,共享单车,等等一系列约车服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