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代还有人愿意过陶渊明那样的生活吗?
陶渊明,孩子,是有现代还有人愿意过陶渊明那样的生活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代还有人愿意过陶渊明那样的生活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没有办法,生活在大城市里,走到哪都需要人民币。自已不是富二代,只能自已拼。想过陶渊明那样的生活是一种奢望。如果有机会,当然想留在世外桃源啊。有机会我一定会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讲究责任与担当,陶渊明为大家创造了一个精神领域的桃花源,但平时想想就算了,回归田园,孩子的教育怎么办?
站在现在社会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整个家族的倾心付出。以时下热门的高考为例,2017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农村孩子越来越难进好学校,像我这样的孩子,父母都有很高的知识文化,而且出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很多农村或外地孩子是不具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2019年高考成绩放榜,一篇“诗词才女武亦姝高考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获得5.5万讨论,5.4亿阅读量,谈及成功的经验,特意摘录其妈妈的原话:“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创广西恢复高考以来理科总分最高分历史记录的杨晨煜父母也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陶渊明对孩子的期许是什么?作为一代大师,学识渊博的他对孩子是有很大希望的,长子起名为俨,希望儿子能够做到恭敬严谨。因为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陶渊明还特地为儿子取字为求思,希望儿子能够像孔伋一样有所作为: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归隐后突发变故。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第三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八九间草屋和几乎全部家产,陶家逐渐困顿下去,乃至于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有时甚至不得不出去叩门寻求帮助: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陶家孩子们也必须参加劳动,才能生活下去。想到孩子们一直打柴担水,不知何时才能免除这种辛劳,陶渊明心中也是自责难耐的。陶渊明心中永远的痛……
以心性淡然著称的他有一首另类的诗《责子》: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此诗大概的意思就是其在岁月流逝,年华已老,虽有五儿,但不喜读书。大儿十六岁,无与伦比的懒惰;二儿无心向学;阿雍与阿端是双胞胎,十三岁了,连六和七都不认识;小儿九岁,只知吃喝。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至老。最后一句看似通达,但首尾呼应,不难看出陶渊明心中还是有遗憾的。《与子俨等疏》中先后写到: “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说明辞官归隐后,无法提供给孩子一个良好读书环境的陶渊明临老仍处于思虑愧疚之中。
在读《归去来兮辞》时,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情操所折服,但回归现实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他就这样潇洒地挂印回家,孩子失去了优越的环境,五个儿子无一成才的结局也不免令人唏嘘吧!
上一篇:东南DX3的发动机靠谱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