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取保候审,开庭后还要坐牢吗?
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情节取保候审,开庭后还要坐牢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取保候审,开庭后还要坐牢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取保候审,开庭后还要坐牢吗?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以及审判阶段外逃,不能到案接受讯问,接受审判,执行刑罚。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拘传的功能一样。只是几个强制措施适用条件不同。
就拿取保候审和逮捕比较,取保候审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的案件,取保候审没有社会危险性,没有逮捕必要。
既然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那么开庭后是否要判实刑坐牢,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取保候审的案件,案情相对简单,犯罪性质较轻,情节较轻,判处缓刑或者管制,免于刑事处罚的可能性比较大,只是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案件事实是量刑的基础,有从轻情节可以降低量刑,至于强制措施是取保候审还是逮捕对于是否判处实刑没有决定性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当事人和家属习惯性的认为,家人涉嫌犯罪被拘留后第一要务是办取保,能够办取保有很多好处,通常也就没什么大事了。
我们不否定这种认识是有一定的道理。除了当事人患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以及羁押期限届满需要变更强制措施之外,相当部分能够取保候审的案件,当事人的涉案情节都不是特别严重。这也导致了绝大部分当事人会进行反推,既然我能取保那说明我的涉案情节并不严重,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了吧?
这里需要给很多当事人泼一盆冷水,因为刑诉法第六十五条在规定取保候审的法定情形时,第二款的详细表述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很多人对该条款中“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理解为基础刑期在三年以下,但这种理解并没有法律依据。
举个例子,江苏省之前有一起保健品诈骗案,被告人中包括公司的一个后勤人员(50多岁的大妈),其在侦查阶段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中间去公安做了几次笔录,后来一审宣判判了八年有期徒刑,大妈当庭就昏倒了。为什么判决会对当事人造成如此大的打击?个人认为原因在于当事人之前一直被取保,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已经被取保了,怎么可能还会判的这么重?
当事人能够取保固然是一件好事,对于符合取保情形或者可以争取取保候审的案件,我们会力尽可能的为当事人去争取,但绝不能把一个刑事案件办案机关处理态度的风向标,完全捆绑在取保候审上面,不能对取保产生必然无罪或者情节轻微的误解,毕竟刑事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多半取决于法院的最终判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取保候审。
不代表不实刑。
只是改变了强制措施。
实刑,缓刑。
是看犯罪情节,政策,地方打击的力度。
微信公众号 减刑假释一点通 可以看看咨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定,看给你审判的法官,我有个朋友也是取保候审,法院还叫他到当地的司法去写资料了,都配合法院的,后来也是判实刑,所以说没有绝对性。自己要有心里准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要具体看你的罪名以及其他因素。
举个例子:去年我代理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11名被告人有9名悉数被取保,但是其中有3名被告人没有将其违法所得退赔,因此在法庭判决后,当庭进行抓捕。
因此,取保不代表判决后百分之百不进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取保后,大概率判缓刑!我经历过2个案子,都是在公安办了取保,一个是在检查院,检查官认为判不了缓,直接收押了。另一个,到了法院,一天法官打电话让他拿起诉书,他去了,就没有回来。也有一直是取保,法院最后判实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