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百家讲坛不火了?
百家讲坛,节目,历史为什么现在百家讲坛不火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三,《百家讲坛》的选题也越来越没有普遍性和学术性,《百家讲坛》成了“拍案惊奇”,甚至是走入了类似于东拉西扯的“国学和传统文化与市场和职场相结合”的“市场和职场套路”的俗套道路。前段时间偶尔听了《百家讲坛》一段关于水浒人物分析的段落,就是把水浒当中的人物总结与职场的晋升套路相结合了。名著解读成这样,也就难怪观众不买账了。
第四,与《百家讲坛》的不思进取相反的是,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极大提高,类似于《百家讲坛》这样的碎片化的文化信息平台越来越多,文化讲坛的“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百家讲坛》就变成了没有明显特点,没有深刻内涵,也没有真正的“百家之言”的平庸的文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平台。
百家讲坛,如果不能成为“百家”的讲坛(这个“百家”应该是包罗文化,艺术,科学,科技,教育,医学),如果不能成为“大师”的讲坛(包括科学的,国内外文化的大师),不能成为具有优越的互动平台的话,过不了多久,关张也是极有可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家讲坛》该讲的都讲完了,没有创新,观众审美疲劳了,而且其中的讲师水平越来越差,观众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百家讲坛》曾经红极一时,现在风光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一个正常现象,它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百家讲坛》刚开播的时候,曾经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很多观众都追捧。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该讲的历史事件、文化知识都讲完了,后面就没有新意了,听着也没啥意思了,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了。
《百家讲坛》刚开始请的讲师都是一些专业领域成就很高的讲师,比如杨振宁等,后面水平就越来越差了,很多都是一些非好学校的非优良教师,只是他们会耍嘴皮子而已。
而且有很多讲师红了以后就大肆捞钱,最典型的就是于丹,刚开始走红的时候很多人追捧她,后来就得意忘形了,传出了耍大牌等很多负面新闻,还被北大学生给轰下台,直接让她颜面扫地,也让《百家讲坛》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普通居民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现在网络信息很发达,很多自媒体都很容易能看到历史和国学知识,很多人都有自己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会再轻信《百家讲坛》上面讲师的一面之词,更何况他们有很多观点观众不认同。
《百家讲坛》现在风光不再,就是没有迎合市场的需求,已经被其他一些更丰富的娱乐节目所取代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常言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日日萦耳,再好的音乐也听腻了,顿顿盈口,再好的美食也吃腻了。不光百家讲坛,许多节目都是盛极而衰。比如一开始的综艺节目,曲苑杂坛,相声小品,武朮杂技,都曾红极一时,而逐渐衰落下耒,甚至销声匿迹。就连红红火火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也今非昔比,议论纷纭。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中,人们的口味性趣也不会停留在原地。不论何种节目,都不可能永远得到观众的青睐。要想保持节目的高收视率,就要不断更新提高,满足观众的要求。如果一个节目已经老态龙钟,有气无力,就应适时放弃,改作他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整体来看确实风光不再了,要知道这个节目最火的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保持央视10套收视率第一,造就了于丹、易中天等一大批学术明星,成为当年最炙手可热的文化事件。
目前国内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后浪出版的“汗青堂”系列;理想国系列;中信出版社的欧洲史、世界现代史系列、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都不断花样翻新,更新刺激了国内优秀历史读物的翻译引介。
更为影响深远的则是2016年以来的知识付费浪潮的兴起,许多平台推出了有声书,解放人们的眼睛,同时也打造了很多名家历史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家讲坛》红极一时,是时代的需要,《百家讲坛》乏人问津,也是时代的发展所致。电视节目“娱乐至死”,最终必然将传播知识的节目也送上西天。学者就是学者,不为人所知就不为人所知,他应该探索未知,学者如果变成娱乐明星,整天到电视上混个脸熟,学问怎么做得好呢?当然,传统的知识应该通过新时代的载体进行传播,特别要与90后、00后的年轻人交流,新媒体形式多样,倘若老是一种给人上课的教师爷样式,再加上讲师的品味乏善可陈,那就难以引起年轻观众的兴趣,这种态势必然导致节目风光不再。不过,我还是期待着有更为新颖的样式来成为年轻朋友的良师益友。
上一篇:微信零钱通提示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