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是昏君吗?
始皇,昏君,他的秦始皇是昏君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可是在庆功宴说我的国家不能长久,秦始皇当然要大怒,这么高兴的日子你给我说这个,换做一般帝王早就让你沦为阶下囚。可秦始皇没有杀心,反而他思考过后决定冷静的对这件事做个了断。秦始皇看了看坐在旁边的丞相李斯,又对群臣说:“好吧,那现在我们就再把这件事议一议吧,议定后,不许再有人说三道四了。”
淳于越没有被加害。
功过自在人心
说他苛政猛于虎,他却允许犯人在农忙放假40天回家收拾农忙。
说他焚书坑儒,其实那是400多个江湖术士,而且是行骗在先,烧的只是没有统一文字的其他国家的书籍,而这些书籍已经被抄录成统一的文字。被收藏在书库之中。
都说陈胜吴广因为迟到不能活命,所以揭竿而起。其实经过考证当时最多只是受到罚款而已。
秦始皇统一六国从未残害过一个王宫大臣,而自己却被六国的贵族夷灭了三族,他推行依法治国,而儒家提倡的是以德治天下,所以秦始皇在他们的眼中就成了逆天而行。
他统一了中国以后,没有想要享乐,想的是我如何能够让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所以秦始皇开始筑长城,打匈奴吞百越,建立不世功勋。
至此,秦始皇的60字誓言,字字发自内心。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事,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这也是秦朝在历史上虽然为时很短,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极其深远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昏君,指的是一些自身平庸,喜欢自作聪明的君主如秦二世,东汉的灵帝等等,他们既没有远见的卓识,又没有过硬的政治素养,所以往往扮演一个朝代掘墓人的角色。
事实上,当时的中国社会,从秦末到汉景帝时的七王之乱,都存在着不稳定因素,这和从周朝遗留下来的历史因素不无关系。简单来说,从周朝的分封制开始,所发展的一系列贵族政治,严重的削弱了,中央的权力,尽管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短暂时间内打压了贵族,但由于他的逝世和他的继承者没有像汉景帝有那个能力或者说像周亚夫一样的人继续去压住贵族势力,导致六国“余孽”卷土重来。而汉出又开始实行郡国并行制,为之后的七王之乱埋下隐患,从这里看出秦始皇的眼界是远远大于刘邦的,他早就看出了分封制所代表的贵族政治对中央政权的威胁。秦始皇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干掉了第一代割据的贵族,而他的后代各方面不如刘邦的后代,如果他,能够继续威压天下几十年,把第一代六国贵族后裔熬死,压死,让时间去洗刷那些贵族后裔骨子里的傲气,那历史上还会不会有刘邦的名字就两说了。
所以我觉得与其说秦终于暴政,不如说秦终于分封制留下来的贵族政治。
事实上,从之后的历史来看,有权的皇帝肯定不会昏到哪里去。
以上仅个人浅薄之见,如有错误,轻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秦始皇可以称之为暴君,但绝对不是昏君。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所谓“无道昏君”,就是毫无道义和信义的昏聩之主,秦始皇一生雄才大略,死的时候也才49岁,与昏庸之主毫不搭边。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被夸大了,且不说他杀的只是妖言惑众的方士,其焚书造成的危害远远小于项羽放火烧毁咸阳宫。
与古代不同,秦始皇巨大的历史贡献已被现代人普遍接受,但不得不承认,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秦始皇确实是一个暴君。
1,秦朝法令严苛,民怨鼎沸。
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
2,秦始皇滥用民力,好大喜功。
虽说秦始皇所作所为功在千秋,可是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比如建造阿房宫、骊山陵墓、修长城等等,确实不是老百姓所能忍受的,史载: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这也是为何陈胜振臂一呼天下皆反的重要原因。
所以,两千年之后的我们可以将秦始皇视为华夏民族的伟人――千古一帝来称颂,但同时也不必否定秦始皇的暴政。
秦始皇是我国两千年帝制的开创者,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与昏君毫不搭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横扫六合统一全国之前,是明君!
统一之后,是暴君!也不是昏君,昏君根本就没有那么雄才大略,也干不出那么多的受益百代的事情!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修长城、和南征百越!这两件事情太重要了!这个长城共整个汉代使用了几百年!这个百越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可能要加上越南的一些地方!而且这些老秦人在赵佗带了50万军队和一些民女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就是要把百越真正的同化为中华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份子!
巡游天下,其实也是为了震慑东方六国,使得整个天下更加的平稳太平!
后面的修建骊山陵墓,修建阿房宫之类的就是享受的事情了,就不是什么为子孙后代着想了!
他的问题就是太着急了,要把所有的事情在他统治的这些年里面全部做完,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班玩的民力,土地没有人种了,百姓累死在长城脚下(陵墓之中、阿房宫的建设过程中),这也才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百姓受不了这样的大量的苦役!
上一篇:怎么样看股票分时,发现涨停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