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
孩子,家庭教育,学校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都能理解钱学森不是不想亲自教育自己的子女,而是他把时间精力都投入到更重要的地方。父母做好自己,孩子看在眼里留在心里。这就是教育家庭教育“不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教育好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更是作为家长们的重要事业。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庭建设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建设很重要。
2、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一般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在孩子入园、入校后,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学校教育的优势是专业,表现在任务的专业上。学校惟一的使命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
学校教育有专业的教育者教师,他们都是通过严格选拔并经过专业训练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教育者不仅学识广博、品德高尚,并且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
学校教育还有专业的教育教学设备,拥有专门进行教育的手段。这一切都充分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学校教育还有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是家庭教育所不及的。
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历程。
但是,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也存在不足之处。会出现感觉钝化、疾病增多、人格扭曲、能力不强等问题。
尽管学校教育根据个体差异提倡有教无类、言传身教、因材施教,但在进行个体教育上,也没法与家庭教育从孩子个性出发的教育相比。
所以,学校教育虽然主要是好的,也有不足之处。
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互相配合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所长,没法相互替代,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说哪个更好。
家长、教师都是教育者。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是对立关系。大家不要以偏概全,像盲人摸象只说自己摸到的部分,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学校教育不能越位,教师不要扮演家庭教育的角色,家长也不必过于执着要求教师无所不能。
教师和家长都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合作伙伴,教师指责家长、家长指责教师肯定都不对。老师与家长之间要加强交流、商讨具体的改进措施。
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角色不同。
家长是对孩子充分施予爱与温暖的角色;教师是对孩子施予知识,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严格要求的角色,“严师出高徒”。
老师也可以通过对孩子施予温暖与爱,获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老师的课。
家长面对老师的教育要理解、尊重,并给予支持和积极配合,以促进孩子的良好成长。
教师和家长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合作者。
孩子交给老师,不等于家长就万事大吉,家长的责任不能丢。
教师也可以请求家长配合。有的老师让家长管学生,是因为想多快好省地把成绩搞上去,分数能证明学生学得好,也证明老师\"教得好\"。
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太偏重成绩,实际需要针对孩子各方面的问题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合作协商,以获得问题的解决。
家长们要知道有些事情,家长是无法替代学校教育的,不能全指望老师。家长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孩子的积极成长。
只因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升学为主的教育,又要忙于素质教育的检查要求,又要拿出升学的成绩,使得教学的教师也超出常理地要求家长。
教育离不开社会的要求。
经济发展太快,社会开始分层,来自现实的压力,已经影响到了教育的定位。
经济发展使得部分家长对教育的出发点也有了不同的看法。生活困难的时候,大家相信\"读书改变命运\",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而现在很多家长看到读书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不再觉得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了,一部分人对学校教育失去了信心。
经济的发展对教师的冲击也非常大,导致部分老师铤而走险出售知识。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
\"认为教育能改变一切\"的观点是错误的,现实中教师的力量太微弱。
现在家长已经分层了,除了对教育失去信心的底层的家长,还有觉得教育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处于社会上层要求的家长。
事实上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量越来越强大,一些家长通过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到教育培训机构增加知识的获得。
也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走投无路时,强迫自己去学习教育知识,以帮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的责任感更强了。
现在教育处于十字路口,未来走向何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可能缺失。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学校教育是阶段性教育,教育永不缺席。人类已进入了终身教育的时代,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也不可或缺。
学校教育重在正向性教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尤其重要。很多家长错认为,自己孩子的发展和前途是教师的责任。
毕竟处于底层百姓的基础教育基数很大,这是国民素质的教育。教师和家长都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力量,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调整好与学生及家长的相处之道。
当前的孩子,就是未来的家长。教育好孩子,就有了未来良好的家长。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不可或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字经》说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后天的教育,特别是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亲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有这么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第一个是这样的:
孟母是孟子的母亲。孟子早年丧父。他是在母亲的教养下成长起来的。孟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良母亲,两千多年来,被认为是母亲的典范。
相传孟子幼年时候,住家在墓地附近。他做游戏、学埋死人。孟母怕这样下去会对孟子产生不好的影响,便将家搬到集市附近。
孟子来到在这里,又开始学商贩叫卖。孟母觉得这也不是教育孩子的好环境,又将家迁徙到学宫附近。
这样一来,孟子在游戏的时候,就学揖让进退等礼节。孟母认为这才是教育孩子的好地方,便定居下来。这是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