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历史上殷商王朝之前的夏王朝是否真的存在?
夏朝,史记,大禹中国历史上殷商王朝之前的夏王朝是否真的存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历史上殷商王朝之前的夏王朝是否真的存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无论是史学界,亦或是考古学界,都存在争议。不过,一般中国人往往支持夏朝存在说,而外国人对其则更表示质疑。
支持夏朝存在,主要有以下依据:第一,关于夏朝的史料,主要见于《史记·夏世家》和《竹书纪年》,在《尚书》《孟子》《周礼》《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亦偶有提及。由这些片段史料,人们知道夏朝历史上发生过大禹治水、禹受舜禅、夏启夺位、太康失国、少康中兴,以及夏桀暴政等大事。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历史著作《史记》,其所记载的商周情况基本属实,所以,其所写的夏朝,凭空捏造的可能性就比较低。第二,中国称华夏,这个“夏”字,很有可能就是来自于夏朝。第三,商朝已是比较成熟的文明,甲骨文和青铜器技术非常成熟,而商文明不可能凭空出现,之前肯定有一个漫长的文明积累和发展的过程。第四,就目前支持夏王朝存在的考古发现,主要有些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都城。第五,前不久,中国学者吴庆龙等人在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证实公元前1922年左右,黄河上游的积石峡地区发生了一场特大洪水,由是他们推测“大禹治水”的上古传说甚至夏朝的存在可能与此有关。所以,很可能就有夏王朝的存在。只不过,文明程度比商朝低。
否认夏朝存在,主要有以下依据:第一,作为国家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商朝已经出现了甲骨文,而并没有发现夏朝存世的文字。第二,国家和文明的第二个标志是城市,现存遗址中,包括二里头文化遗址,也没有百分之百肯定就是夏文化的都城遗址,因为其也有可能是商朝都城。此外,也有先后几期分属夏商的看法。不过,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第三,受近代疑古思潮影响,认为中国古史是层累的造成,夏朝只不过是一个传说,或者说是一种文明,而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朝代。
关于夏王朝究竟是否真的存在,还需要史籍和考古结合起来的进一步研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顾前朝旧事,言史堂来回答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夏朝是作为本纪记载的。我国历代承认的正史,史记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历史研究价值。司马迁家族世代为史官,必然对于修史有其严谨性,不然往后2000余年不会承认《史记》地位。
夏朝必然是存在的,只是具体的文字以及考古发现目前比较少,毕竟时间跨度太长。
夏朝的历史意义: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国家政权第一次出现,中国历史进入“家天下”,并且延续了近4000年的时间。而且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社会的出现。
大禹是否有其人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史记·夏本纪》
《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里面也有记载大禹其人,主要功绩也是大禹治水,使得天下归心。
中国历朝历代对于夏朝是否存在具有一定的争议,但是大多认为夏朝是存在于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教科书上的朝代歌也是以夏开头。
本文纯属手打,欢迎光大朋友点赞、评论、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根据笔者这些年对中国古史研究的一点心得,笔者坚信,夏是真实存在的,大禹也是实有其人,并非虚构。但是,要把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说明,靠一篇尚可网是不可能做到的,对于这方面的论证,笔者一直在做,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在这里,我想在概括性地谈夏研究的同时,重点谈一下与夏研究有关的一些观念和方法。
大家知道,在中国有一种强大的观念,认为夏族是汉族的祖先,认为夏文化在中原。正是因为如此,当二里头文化被历史学家邹衡判定为夏文化时,逐渐取得了许多人的认同。然而,这种判断也带来很大问题,因为据二里头的测年数据显示,其年代与传世文献的记载难以做到有效的系统匹合。同时,当三星堆这些具有世界意义的考古文化出现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失语了,这样的文化竟然在传世文献中找不到落脚点。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让学术的归学术,才能让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研究。事实上,从传世文献来看,夏原来就是一个文化概念,其意思相当于现在说的伟大,并不涉及具体的民族。在笔者的夏研究中,把夏分三为段,即黄帝之夏、虞夏之夏、后杼之夏,这三段中的每一段的文化和族群结构虽有相承,但变动也很大。根据《国语》的记载,夏后氏追述最远的祖先为黄帝,而《山海经》却明确记载黄帝为犬戎和北狄的祖先,象传世文献中也有称禹为戎禹的记录,或者说禹生于西羌,这些记载都明确表明早期的夏人与西北民族关系更为紧密。基于这种状况,于是笔者提出了:要使夏研究步入科学的轨道,首先应当打破中原中心的观念,打破汉族中心的观念,甚至打破国族中心的观念,打破民族一元发展的观念。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要打破学科壁垒,重视跨学科的系统性研究。夏的研究与先秦史的整体密研究密不可分。而笔者对先秦史的研究,则始于对三星堆文化的探索。通过对三星堆文化的研究,笔者意识到要把三星堆解释清楚,需要重新建立夏、商、周的相对年代框架,在新的年代框架下来解释三星堆、重建夏史体系才会有更可靠的基础。
上一篇:河南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