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谁能叙述一下楷书的书法史?
楷书,书法,王羲之谁能叙述一下楷书的书法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谁能叙述一下楷书的书法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楷书”的书法史,我们就从魏晋开始讲吧!
两汉以来,书体普遍使用隶书,随后出现了章草。直至三国时期,总的造型基础才开始向新的书体蜕变。这其中,钟繇是书法史上由汉隶转入楷书这关键时刻的代表性人物。这一时期的楷书,还带有浓厚的隶意,并以横向取势为主,如《宣示表》等。
至南北朝时期,中国还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在楷书中则表现出来与区域、北方人性格相似的那种崇山峻岭、劲峭险绝的书风,尤其是在石刻方面,达到了鼎盛时期。如《张猛龙碑》等。
与此同时,南方的楷书,由于受曹操“禁碑令”的影响,故总体上流行的主要是书简之作,表现出一种江南式山水式淡雅绰约的风韵,强调的是笔墨情趣。如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黄庭经》等。
这两种楷书风格,各有优劣,表现出了两种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589年,隋一统天下,在短短的三十余年中,这种差异便很快消失,出现了南北融合的新局面,成为唐代楷书的桥梁。
隋朝楷书,南方文人的那种儒雅书风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便是书法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隋楷”的出现。北碑的那种犷悍粗豪的风格被一种娟秀挻健的风韵所取代,其干净利落的笔调中,流露出对平和雅健的审美追求,充满了南方文人的士气。如《苏慈墓志》、《董美人墓志》等。
隋楷虽然完成了南北融合的使命,但从发展趋势看,有向媚趣方面发展的迹象,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等。尤其是唐太宗时期,由于崇尚王羲之书,追求媚趣也就成为了必然。韩愈对此曾深感不满称“羲之俗书趁姿媚”的讥评。
在此时代背景下,初唐的欧、褚以及中后期的颜、柳,在继承同时,将隶书遗意、北碑峻峭与隋楷的清丽融于其中,作为楷书最有生命力的内涵,作了重新的艺术化融合,这是一次全新的艺术风格实现,同时又处处示人以楷法,真正拉开了楷书的序幕,完成的楷书的真正定型,对以后的楷书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此后至元代,楷书的发展基本上承唐余绪,直至上下五百年,纵横千余里的“集大成者”赵孟頫的出现,他以“旧瓶装新酒”的方法,把楷书重“包装”,扭转了南宋楷书的衰退之势,恢复了传统法度,又具有时代特征,为楷书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楷书发展到清代,亦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被称为“书道中兴”的一代,乾嘉时期,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勃兴,大量金石碑版被发掘出土,不少人由考据进而学书,楷书逐渐转向碑学。尤其是几位理论家,如阮元《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辑》更是竭力推崇北碑。“尊魏卑唐”的风潮更是遂使南帖尚存的地盘,完全让位于北碑,其思想影响至今。
总结至此,阅者是否能对中国的楷书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脉络?至于今天的楷书,笔者已不清楚发展的方向了,也不想滥言了,只好请有志于此道者“好自为之”了。
欢迎喜欢的朋友关注、点赞为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也称“真书”,是随着纸的出现为方便书写、辩识应运而生的。
汉时人们写字的载体是:简、牍、帛,字体是隶书体。这些形制制约了书写速度。汉隶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形成的,楷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共性趋势是: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化上圆转为“折”,楷书进一步,化下圆转为“钩”。
纸的出现,让人们有了加快写字的方便平台,东汉人王次仲首创楷书形制(有争议)。三国钟繇(《宣示表》、《贺捷表》)为楷书的定型做出贡献。
东晋的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父子完善楷书法式。王羲之行书上达到“人、书、文合一”的境界。
魏碑(《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等)保留隶书遗韵有兼具楷书特点,也称“魏楷”。
隋楷有智永《真草千字文》。碑刻有《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
唐楷为楷书鼎盛时期。在印刷术不发达的唐朝,太宗科举取士,增加了书法项目。初唐楷书四大家:欧阳询(《九宫醴泉铭》)、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薛稷(《信行禅师碑》)的贡献,特别是欧阳询使书法走向了“功能型”的道路,即楷书是一种工艺技术,以表形造型为目的,不反映字本身的意义,如“肥”字,欧体绝不写得“胖乎乎的”,写得“瘦削挺拔”。后柳公权也沿着此道路前进。
这时,书法遵循了“分工”原则,写字的人专管写字,撰文的人,专管撰文,多方合力形成作品。就像作曲的人专门作曲,弹钢琴的人专门弹钢琴,曲人两分。
由于李世民个人偏好“二王”,导致初唐楷都有“清雅”风格。至中唐初,颜真卿因遭宰相卢杞陷害打压,郁郁而形成深厚雄健磅礴之气。胸中块垒寓于字中,“人字合一”。
五代杨凝式破方为圆,削繁就简,有《韭花贴》。
宋时代,活字印刷推广,楷书书写的“记录功能”退居二线,行书成了日常范式。苏、黄、米、蔡,四大家的楷书都未比及唐楷。独有“秦桧”创“宋体”楷书惠及现代人,但谁都不想提这茬。
苏轼因观点居中,左王安石不喜,右司马光不爱,加之乌台诗案的打压,寄胸中块垒于书文,脱离“书法、书写”本身,亦达到“人书一体”的境界。岳飞,也是。
赵佶的瘦金体应该归于“名人书法”类,有骨无肉,做作无自然,但率性。清代的尹秉绶隶书古朴瘦绝,比赵的要好。
自此以降,赵孟頫使楷书回归于“自然”而然书写,然在“人书一体”方面不能比肩王颜。
至明永乐,基于欧赵体发展出官楷:“台阁体”(清代称“馆阁体”),为科举考场通用字体。重同轻异,重整齐轻个性。此种楷书走向了“人造印刷体”。但风格因皇帝喜好而有不同:康熙喜欢董其昌,乾隆喜欢赵孟頫。遂融有赵董风格。清代馆阁体要求乌、方、光、大。与现在的书法要求:重、拙、大、怪,而导致万人趋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正德、嘉靖间,吴门书法鼎盛,祝允明(《离骚》)、文徵明(《刺客列传》)、王宠(《长乐宫赋》)等人为代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