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选专业?
专业,考生,自己的如何选专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没有职业倾向该怎么选专业愿
有个同学在和我咨询时告诉我:“老师,我没有职业倾向,只有玩弹珠这个不入流的爱好,各门功课中也没有特别突出的,长大后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这样的人该怎么选专业呢?”
说实话,碰到这样的同学真的让我感到很棘手,那么,一旦碰到这样的考生,该怎么选择专业呢?实际上,我也无法就具体专业对这类考生作出指导,但可以提出以下三点参考建议。
一是这类考生最好采用院校优先的办法填报志愿。所谓院校优先,就是在分数确定的情况下,院校档次越高越好,能上“985工程”院校绝对不去“211工程”院校,能去“211工程”院校绝不去一般的省属重点院校,能上一本绝对不去二本。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反正考生职业倾向不明显,干脆暂时搁置专业,以追求院校层次为主,将来在对自己有个深刻认识的时候再来做进一步的决定。
二是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热门专业。如果考生分数较高,不妨优先考虑所报院校的热门专业。也许某个热门专业可能不是考生的菜,但在大学里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热门专业转到相对冷门的专业比较容易,冷门专业转到相对热门的专业则非常难。考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倾向,如果起初能被热门专业录取,后来在大学后调整专业时更有回旋余地。
三是毕业后就业还是继续深造要做到心中有数。毕业后就业还是深造,这是选择专业时重要的参考标准。一个打算读完本科就开始工作的人,和一个要励志考研、出国的人,他们定位自己的专业方向时肯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考生希望毕业后就工作,学有余力、立志于追求更高学历的考生希望毕业后考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希望开阔眼界的考生可以选择出国深造。就我的经验来说,一般文科比较实用的专业有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编辑出版学、护理学、英语、市场营销、广告学等。理科比较实用的专业一般带有“工程”或“技术”二字,比如,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当然,也有不带“工程”“技术”等字样的专业,就业也不错,比如,护理学、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等。对于毕业后想读研或出国深造的同学,无论本科学什么专业,总能找到对应的专业方向。本书211页对此已有专门的阐述,我就不重复了。
当然,我最希望的还是考生和家长冷静下来认真分析考生的个性特点、个人特长,如果可能,也可以多参考熟人建议,多听听周边好友对自己的评价,多咨询志愿填报的内行人士,必要时在相关网站上测试自己适合学什么专业,再结合各方面的评价对自己的职业倾向做个总结,相信只要做足功课,每个人都能在填报志愿时锁定自己称心如意的专业。
弄清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之间的关系
很多同学可能知道,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是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的,即一个学科门类下面设置若干专业类,一个专业类下面设置若干专业。要想选择好专业,搞清楚“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新专业目录中把学科划分为12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如经济学学科门类包含经济、财政、金融、贸易等领域的知识,工学学科门类包含机械、仪器、材料、电子、土建、地矿、化工、轻工纺织、航空航天、环境安全、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专业类是在同一学科知识体系下,根据知识面侧重的不同而分解出来的不同专业类别。如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服务业管理类等8个学科类。这些专业门类具有相同的理学特性,但相互之间又侧重不同的知识范畴。
专业比专业类更加具体,是在一个专业门类里派生出来的具体方向。一个学科内,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如土木类就包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四个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如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横跨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两个学科。
学科和专业的核心区别在于其构成和目标不同。学科的构成要包含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即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方法论,即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人员。培养目标即专业活动的意义表达。课程体系是社会职业需要与学科知识体系相结合的产物,是专业活动的内容和结构。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与否、质量高低、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状况。
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的高低。
如何防止“专业限报”的陷阱
说起高考志愿中的“专业限报”,很多同学可能还不了解。其实,从字面上来看,就是高校的部分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了特殊的报考条件,你要是达不到有关条件,就不能报考这些专业,即使分数达到了也只能被调剂专业录取或者被退档。专业限报分为两种:一是政策规定受限,即政策性限报;二是体检结果受限,即身体条件限报。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认真研读本省招生录取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条件,科学填报志愿,避开限报专业,以免掉入专业限报的陷阱。
政策性限报
政策性限报是指根据当年有关规定,某些专业限定只有具备特定条件的考生才能报考。这方面的限制主要包括性别限制、年龄限制、语种限制、单科成绩限制、加试限制、考生类型限制等六种类型。
性别限制是指专业对于录取考生性别设置有特定条件,包括限招男生、限招女生和限制男女生比例等三种情况。限招男生专业主要是一些体力劳动强度大、就业环境艰苦的专业,因不适合女性就业,只招男生,女生不能填报。比如,集美大学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只招男生。限招女生的专业主要是一些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和社会角色期望所开设的专业,男生不能填报。专门招女生的高校(如中华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中的所有专业以及很多高校的护理学等专业,就属于这种情况。限制男女生比例是某些高校的某类专业对招收男女生的比例加以具体规定。比如,公安类院校的公安类专业就对招生计划的男女比例有一定限制。
上一篇:每天都喝一瓶或者以上的啤酒,连续3年,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