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的春节习俗与今天不一样吗?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春节,古代,灶神古代的春节习俗与今天不一样吗?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的春节习俗与今天不一样吗?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大家买新衣服了没?是不是又被长辈叫去贴对联了?准备好接受亲戚的问候了吗?
其实皇帝跟普通人一样,也要穿新衣服、贴对联、发红包。
今天朕就对比一下,看看清朝宫廷过年,跟现代人家里过年,有什么异同。
放年假——现代人,一般放七天,也有十天的,当然学生党还有一个月的寒假(吃朕一拳)
清宫,清朝人上班一般没周末,平时放假也少,所以过年有将近一个月假期,一般放假时会把办公的印章收起来,简称封印。
但是,国家大事来了,皇上可以不处理吗?
明显不行,所以皇帝一般在26日封玺,初一那天就要开始重新办公,满打满算也才5天。
贴对联——现代人,过年当然要在门口贴对联,相信不少人又回想起,要撕掉上一年对联时,被纸张低劣质量所支配的恐惧。
清宫,在贴对联这方面,清朝领先现代不止一点点,宫内采用挂对联的方式,容易拆卸、方便保存,过完年取下来,干净无残留。
同时妃子和宫女们,也会纷纷用彩纸剪出各种形状,贴在窗上,叫“贴春花”。
红包——现代人,收红包,是最能体现过年气氛的活动,也可能是支撑现代人过年的,最重要因素,但是有人可以收红包,就意味着有人要发红包……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清宫,皇帝要发很多红包,除夕晚上的时候,皇帝要赏给军机大臣、皇子皇孙、,后宫嫔妃乃至总管太监、首领等人,精绣辞岁荷包一个,包内一般放一个五钱银锞子,有时还会加上自己亲手写的“福”字,外加赏赐银子。
新衣服——现代人,大家都会提前一个月,买好新衣服、鞋子,到过年的时候,穿出来争奇斗艳。
清宫,至于皇帝过年要穿的衣服,那就厉害了:明黄色缎绣龙袍,全身有九条龙和十二章纹样,都是用金线、彩线绣成,整件衣服色彩斑斓、喜庆吉祥,表达了皇帝希望国家万世升平、皇家子孙万代的思想感情。
年夜饭——现代人,除夕晚上,大家会和亲戚朋友一起,吃顿丰盛的团圆饭,一般会有鸡和鱼,寓意着有计和年年有余,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特色。
清宫,皇帝平常都是一个人吃饭,除夕的时候,会和后宫妃嫔、皇亲国戚一起吃团圆饭,大家严格按顺序坐好,先上冷膳,再上热膳,最后是酒宴。
宫里的饭菜一般也没有特殊寓意,因为整个流程总共会上差不多40道菜,绝对吃不完,但是吃不完也没关系,一般会赏赐给其他大臣,不会浪费!
看春晚——现代人,吃完年夜饭,当然就要开始看春晚了,虽然大家每年都扬言说“今年肯定不看春晚”但最后总是口嫌体直,毕竟不看春晚……
第二天什么梗都不懂啊!
清宫,宫内也是会看春晚的,在漫长的宴席之间,会表演助兴的承应宴戏,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皇帝不仅喜欢看承应戏,还会自己上去演,所以清朝皇帝不仅能看春晚,一言不合还能上去演春晚,比现代人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吃零食——现代人,看春晚自然少不了零食助阵,糖果、水果、点心……
大家边嗑瓜子边吐槽春晚,实在是过年必备。
清宫,宫内也有各种零食,各宫要摆吉祥盘、消夜果盒,里面是干鲜果品和各种糕点、糖,摆出吉祥图案,同时具备可观赏性与可解馋性。
除了宫内有专业大厨做点心,宫里的妃子和宫女,还会相约齐聚一室,一起做点心。
既然后宫一起做点心,自然也免不了大家暗中较劲,但是每年都是娘娘做的最有新意,每次都从妃嫔中脱颖而出,深得皇上的喜爱
【喜欢作者的清奇文风和脑洞漫画,欢迎关注:朕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它代表了小伙伴们对收获的嘉许和新年的憧憬,也是家族祭神拜祖、加深情感的契机,更是民族人文内涵、价值追求的精神内涵。放眼全球,与春节有关的一系列习俗,是推广中华文化、展现民族魅力的Showtime。
其实,在古代,新年的设定并非一成不变的。上古时期,以立春作为新年的第一天,夏朝以一月为岁首,商朝将正月改为十二月,商亡周兴,以十一月为新年启始,秦始皇一统六合,把十月列为正月。强汉初立,制订了《太初历》,恢复以孟春正月为新年肇始,一直传承不绝。
春节并不是某一天,而是指年终岁首的一个时段。古代过春节,从腊月二十三日一直到正月十五日。在此时期,很多习俗围绕着春节展开,气氛隆重,热烈欢愉,人气爆棚。总的来说,春节分为吃、穿、住、行等四部分。
吃
据东汉大儒郑玄的《礼记·记法》的说法,“(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也就是说,灶神不但掌管灶火,还考察善恶。相传从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是灶神上天述职的日子。因此,百姓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灶。百姓把灶台打扫干净,更新灶神画像,摆上酒肉糖果,点烛焚香。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有的供奉麦牙糖,为的是粘住灶神的嘴,不让他说话,还有的把酒糟涂在灶门上,意图灌醉灶神。总之,祭祀灶神,是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朴实心愿。
听了灶神的汇报,玉皇大帝也要下凡核察民情。古代百姓做一些豆腐,招待这位大神。这并不是小气,而是表明生活清苦,瞒天过海,躲避玉帝的惩罚。除了豆腐,百姓纷纷杀猪割肉。古代,只有过年时,才会舍得杀猪吃肉,因此,过年得到的肉,称为年肉。不仅如此,百姓出门采购年货,各种集市也应运而生。
腊八节的民俗,源自皇帝的祭祀谷神的腊祭,寄托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不同地区腊八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南方有用米、青菜、胡萝卜、花生、油豆腐等八种食材熬制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烧好后,先贡奉神佛,再赠送亲友,最后自己品尝,腊八粥要剩下一点,蕴含着“年年有余”的祝愿。在北方用准备好的发面,制作各类面食,象征着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馒头的样式各异,含义也不一样。
上一篇:出上联:儿时过年盼下年,请下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