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自己的,齐国,管仲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灾难发生,民不聊生。而茹太素的文章,还是特别的冗长。
朱元璋看他的奏折,都感到特别的头痛。他让中书郎王敏念给他来听。,念到16000多个字,还没有听出头绪来。
朱元璋怒斥道,\"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情急之下,朱元璋命人把茹太素拖下去。,痛打了20大板。
而接下来的1000多字,提出了特别实用的五个观点。
通过朱元璋暴打茹太素的例子,明朝政变了公文文风,以后的文章就特别的简练有骨,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茹太素写奏折被暴打的故事,有特别的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则天时期,有一个酷吏叫来俊臣。一生发明了不少的刑具,最后却死在了自己的刑具下。有一个成语叫请君入瓮,就跟他有关。还有,法国的路易十六国王,发明改进了他们的刑具大铡刀,最后他自己也死在了他改进的铡刀下面。这都不是最具讽刺的事。毕竟来俊臣本来就是掌管刑法的。下面我来说说最具讽刺意义的几个人。我们称之为伪君子或假道学。比如,孔融让梨。在我们小学的课本上,总有孔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我们说,能上小学课本的人物,自然是被后世所敬仰的谦谦君子。个个都不简单。孔融,对外标榜他是孔子的多少代传人。招牌非常响亮。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因为真实的孔融自私自利的让人有些毛骨悚然。比如,他曾说过类似于吃人肉如同吃猩猩吃鹦鹉之类的话。再者,他还说过,什么父母生小孩,那只不过是为了解决生理欲望的附加品而已。所以,父亲跟儿子有什么关系?而母亲则是一个盒子,儿子是盒子里的东西,到时候了取出来就是了。当然了,孔融的原话不是这么说的。大家可以去问度娘。她最清楚。也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将孔融灭族了。我们说,孔融是孔子的子孙,但他不是唯一而是之一。曹操灭了孔融的满门不等于灭了孔子的满门。所以,孔融被灭门,没有后人,但孔子的后人却流传后世了。像这种极具讽刺的事情还有许多。比如,还是小学课本上,有一首诗叫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他的作者却是个大贪官。他的生活极尽穷奢极欲。这个人喜欢吃鸡舌头,每顿一盘。一盘几十到一百鸡舌头。这得要杀多少只鸡啊?在古代,就算是太平盛世,生活物资也不是怎么太过富裕的。一天好几百只鸡被杀,就为了一盘鸡舌头?是不是很打脸?另外,这个人在做官的过程中,他的府上可是养了不少的歌姬女乐。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小日子赛过神仙了。他的事情后来被皇帝知道了,一怒之下把他贬为庶人,永不录用,他的子孙也不被录用。就到这儿吧。篇幅太长了大家看着费劲。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有让人动容的古老传说,也有不少让人看过之后颇感讽刺的历史事件。这里笔者选出了三件颇具有讽刺意味的历史事件向读者朋友们介绍:
1、明末国丈周奎捐款
崇祯十七年(1644)一月,此时的大明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关外后金的军队也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原的局势,大明王朝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但是即使在这么危难的时期,朝廷还是凑不出钱来,凑不出钱就发不出军饷,发不出军饷就打不好仗。崇祯天天为这事愁的茶饭不思。但是国家没钱,不代表底下的那些官员没钱。这些官员平常贪的盆满钵满,现在叫他们出一点力救国不过分吧!崇祯是这么想的,于是下令文武百官捐赠白银当作军费。
下发了命令之后,崇祯找了自己的老丈人周奎,要他带头捐一笔钱来起个表率作用,但周奎却极力反对表示家中没有任何剩余钱财,把崇祯气的半死。周皇后见自己的父亲如此吝啬,变卖自己的首饰凑了5000两白银,让周奎以他自己的名义捐款,结果周奎居然偷偷扣下2000两,只捐了3000两出去!满朝文武本来就不愿捐,一看周奎的行为,得,你们自家人都舍不得出钱还指望我们出钱?纷纷哭穷,早朝的时候周奎与朝廷众臣都故意穿上最破旧的衣服去上朝,由乘坐轿子改为步行上朝。直到最后崇祯也没凑出多少钱,李自成基本没受多少抵抗就拿下了北京。但讽刺的是,李自成拿下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对这些官员严刑拷打,让他们交出钱财。
周奎被李自成用鞭子抽的死去活来,最后把自己藏的银子通通上交才保住一命,不久就愤恨而死,据说从他家光现银就抄出53万两。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在北京一共搜刮了七千万两白银。
2、酷吏周兴、来俊臣之死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这时,从她把持朝政开始算起已经过去了三十年。这期间,武则天从帮高宗处理朝政,慢慢变成了把持朝政。在这三十年里,武则天为了排除异己重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周兴和来俊臣了。周兴可以说是个天生的酷吏,他在任短短几年,滥杀无辜达数千人。为了逼供,发明种种骇人听闻酷刑法,囚犯一看到这些刑具就“战栗流汗,望风自诬。”
来俊臣和周兴一样,枉杀灭族者达数千家。同时他还擅长罗织罪名。在两人的“酷吏政治”下,百姓和官员人人自危。天授二年(691),有人告周兴谋反,武则天派来俊臣去调查。来俊臣知道周兴老奸巨猾,便想了个办法。来俊臣请周兴吃饭,向周兴请教如何对付嘴硬的犯人。周兴听了得意的指导来俊臣:用一个大瓮,四周用碳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去,还有什么不能招供?
来俊臣连连点头,一边夸赞周兴一边命人搬上大瓮和碳火。待大瓮烧热,然后站起来对周兴说:“来某奉陛下圣旨审查于你,请君入瓮吧!”周兴见大事不妙,磕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这也是成语请君入瓮的来历。
周兴认罪后,被流放岭南,在路上被仇家所杀。周兴死了之后,来俊臣一家独大,后来编写了《罗织经》来记载如何罗织罪名,狄仁杰看过书以后冷汗直流,武则天看完也说:“如此机心,朕未必过也。”对来俊臣起了杀心。最终来俊臣得到了报应,万岁通天二年(697)六月三日,武则天将来俊臣斩于闹市并陈尸示众。两名酷吏将心思都用于折磨犯人、罗织罪名,最终一个被自己发明的酷刑所制,一个因自己罗织罪名的心机而死。不仅讽刺,而且大快人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