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一个三甲进士,正七品县官,怎么才能尽量合理地升迁到六部尚书?
进士,御史,尚书明朝一个三甲进士,正七品县官,怎么才能尽量合理地升迁到六部尚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三甲进士,正七品知县,想要升迁到六部尚书可以简单的归为两类:转升京官(行取)、继续外官。其中转升京官又可分为科道与其他(一般为主事)。
我们先来看转升京官里面的“科道”(台省)。在明代,科道官也即大家常说的言官,跟现在的纪检部门差不多,地位非常重要,不仅职权大,升职空间也很大。言官里面的六科都给事中(正七品)可内转太仆寺少卿等正四品五品的官职,即使外转也是从三品的参政。而继任外官也没关系,因为继续外官升职后仍有转为京官的机会,即使一直在地方上升职,也是能出头机会的。就比如万历后期的名臣黄嘉善,是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第三甲24名,外转叶县知县,从知县->同知->知府->按察副使兼兵备->参政兼兵备->按察使->巡抚兼佥都御史->总督兼副都御史...终于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的二月,升为兵部尚书,从三甲进士到六部尚书历时37年。其实明代官员晋升的考察标准有资、年、俸、次四个重要的考量标准,也就是年资,且有“九年考满例升二级”这种规定,所以身体好是个很重要的条件。也就是说基本上只要本事不差,不站错队,活到五六十岁基本上就能当上六部尚书,甚至是首辅可期。再一个,在外任职,走兵事的路子不失为一条捷径,兵事容易出功绩,升迁较快。所以像边方的地方官以及任职边方兵备也容易升巡抚兼宪职,再往上就是兵部侍郎以及尚书了。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甲进士,考那么次,又当了县令这种实务官,想升到尚书真是不容易。
只能设想一下,他能力不错,背景也有。这样的话,当了县令,第一步就是要打出名声。还不能是做实务的名声,比如会修堤能造田之类,最好是那种写诗写文章才如泉涌,破案断案另出蹊径又符合春秋大义,这样就能改变职业发展模式了,从俗务、杂务、实务上转到清贵之官了。翰林院不用想了,国子监冷衙门,最好是科道官,十三道御史,让靠山运作一下。
当了御史,要敢说话,怼阁老怼部堂,最好被皇帝廷杖,别打死打残。这下都察院呆不住了,再挪地方。詹事府任个左中允左赞善,六品,等太子登基,是另一番光景。到部,礼部、吏部首选,最次也得是户部。主事是六品,升到五品郎中赶紧走,去通政司、大理寺、光禄寺当三四把手。那些地方,也算是中央部门了。
到了这儿又要选了,在中央,就积累资历,熬日子瞅机会,各部各司各寺兜转,由少卿正卿侍郎,也许就能当上尚书了;去地方,由知府而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然后进六部,这是一条路,但得有政绩啊。最好是学政。学政品级不固定,二三四五品都能干,而且收学生门人啊。交好些地方豪族,勾连朝中大佬(谁家不想子弟成才呢),这就又能进中央部委了,小九卿任上转一转,进六部,工刑兵,户礼吏,闪转腾挪,傍上阁老,尚书出炉。
好累啊。
题主是想写穿越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