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一个三甲进士,正七品县官,怎么才能尽量合理地升迁到六部尚书?
进士,御史,尚书明朝一个三甲进士,正七品县官,怎么才能尽量合理地升迁到六部尚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朝一个三甲进士,正七品县官,怎么才能尽量合理地升迁到六部尚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清时代的官场,最大的规矩,就是凡事论资格,迁官有定例,不可随便逾越。
一个官员的资格,包括很多内容,但最初始的,也可以说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出身资格”。这里说的“出身”,可不是问你爸爸是不是李刚,而是科举出身,即你的功名如何?参加科举考试,考到哪一级?比如你只是一个省级考试(乡试)的录取者,即举人,那在官场的前途就非常狭窄了,举人“限于资格”,很难做到大官。这在明代中后期特别突出,不是进士出身,基本上无望做到“大僚”,多只能在州县这一层级转官,做一辈子的七品芝麻官。所以有人中了举人,可以去吏部选官了,但仍拼死不赴,一定要参加会试,考上进士。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嘉靖初年任过首辅的张璁,他中举后,接着考进士,可是接连七试不利,花了21年的工夫,均告失败。没办法,只能承认时运不济了,他准备放弃。这时,有个会算命的御史告诉他,你再坚持一下,一定能中。张璁到底是心不甘,姑且信之,再考了一次,结果竟然真中了,这才有了他后来的大地位。由此可见,为什么明清时代的人,那么迷恋中进士。
如果中了进士,三甲也自不同。
明清时的规矩,只有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授官,到翰林院做修撰和编修;其他人还要参加一次考试,优秀者选为庶吉士,拨入翰林院继续深造,也有较好的前途。在明代,留任翰林院,是以后做尚书、入相的保证;明代中后期的内阁大学士,大多数都没有在地方上或中央部院衙门历官的经历。一到地方,将来仕途上升空间就相对逼隘了。
(好比张居正,那么能干,他却一天地方官都没当过,也没有在部院衙门做过具体的工作/皇帝不称朕答题)
剩下的进士们,先派到各个衙门实习一年,称为“观政进士”,待实习期满,再由吏部安排工作。考试成绩在前的,才能留在北京做京官(这也是资格),名次靠后,就只能到地方上做府贰官或知县了。
进士一二三甲的区别,至此完结,只要是进士,即便是三甲进士,日后也不会影响到他的仕进。进士,是平等的。但能做到哪一级,一要靠造化,二要靠本事。
一个到地方上做知县(正七品)的三甲进士,要想登官为正二品尚书,非常的难,许多人一生拼搏,也只能做到“副省级”,比如布政使、按察使、参政、副使等官(省里的主要干部),难以擢升到部院做尚书或侍郎(部的副长官)。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关键是在基层工作时,要及时出政绩,而且在京城有人援引,而援引的关键,又在此人宦声如何。
我观察明代的进士知县们,他们升擢的捷径,是在地方上迅速地干出成绩,然后被选为御史,从而实现仕途的关键一跳。
古代的地方官的考察,不像今天,以GDP、招商引资和社会稳定为主,古时候评价一名州县官员,主要看他有没有“风力”。比如在一个“繁剧难治”之地,勇于开拓,打破成规,并且敢于向境内的“豪强”叫板,留下铁面与清廉的名声;同时与上司的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好。这样,声誉就慢慢有了,百姓送万民伞,上级写考语,都会说,此人勤能有力!地方官三年一度到京城朝觐汇报,趁此时机,再到老师(是科举的老师,可不是官学里的老师)和朝中大佬家里活动一番,得到某位有力大臣的荐语,这在吏部选官时非常有利了。
有志向的知县,他们的眼睛,全盯在御史上。御史官品虽然不高,但权势非常大,比如一省的巡按御史,竟能力压一省民政长官布政使之上,而与巡抚平起平坐;御史将来迁官的前景,也非常的亮。
明代的惯例,御史主要从有风力的知县中选拔。那位知县,名气有了,可能只消三年,就能选到北京都察院,做十三道监察御史,然后出外巡盐、巡按、清军……都是风光的差事。
做几年御史,积攒了资历与官声,再升,地位往往就比较高了,比如到地方做知府或省里的参议等官,都是四品。下一步的关键,也不是循序渐进的升,而应争取转入宪职,出任方面大员的巡抚,或升入北京某寺(如大理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等)做少卿。这是尚书路上的关键的第二跳。
在巡抚任上,做出了名堂,官阶也会渐渐提升,比如最低一级的佥都御史,是正四品,副都御史是三品,这时就要争取回京了,正三品的副都御史转任侍郎,同为正三品,正好!侍郎是六部的副长官,此时离尚书也就一步之遥了。
总的来说,一个“沦落”到地方做知县的进士,要想实现二品大员的梦想,有两步很关键,第一是选为御史,第二是品级提高后迅速转回“宪职”任都御史或升任京官寺卿的系统,这样才能最终做到六卿(六部尚书)的地位。这也是升官的隐形的规则。
可见,把握上升的道路选择,太重要了,比如从知府往上升,错过了宪职和寺卿,直接升为参议、参政,即便做到布政使(从二品,相当于常务副省长),品级固然很高了,但官也大致做到头了,明代由布政使升任尚书的案例,非常的少,基本上是此路不通。
一个知县要顺利地做到尚书,大概要花二十多年的时光,时间再长,大概也没戏了。(皇帝不称朕答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对于一个三甲进士来说,要做到六部尚书确实太难了。因为理论上讲,六部尚书就那6个人,此外兵部还有一个管理京营的戎政尚书。在外提督、总督有的加兵部尚书衔,这个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尚书。如果不论职能,只论品级的话,那么南京也有相同数量的尚书。
按照明代中后期的进士听选规则,一甲三人直接进翰林院;二甲在内除主事,在外除知州;三甲内除中书舍人、行人等,外除推官、知县(万历《吏部职掌》)。
一甲自然是不必说的,通常会成为大学士、六部堂官,二甲、三甲中考取为庶吉士的也会成为翰林官、大学士、六部堂官。如果没有庶吉士的身份,自然就要离皇帝远一些,从基层做起。二甲自然要比三甲强得多,因为从品级而言,任官就自六品起,就算才能与三甲进士相当,这两级的官品就代表着最起码6年的资历。
而三甲进士的授官也会造成不同的人生际遇。中书舍人、行人作为京官自然升迁要比地方官更占优势,而推官要比知县更有优势,因为推官一来在府(直隶州)任职,二来专业性强(主管司法案件),容易出成果。这么看来知县是三甲进士里最下的选择,当然我们说从经济收入上(你懂的)可能会比其他任职更好一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