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在濮阳是怎么过年的吗?
濮阳,都是,长辈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在濮阳是怎么过年的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在濮阳是怎么过年的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美,村新,乡热闹,在濮阳下面的乡里那就是在除夕夜看看舞狮舞龙,吃完饺子出去跟哥几个打打牌聊聊家常,跟叔叔大爷一个院里的亲朋好友聊聊一年的成果,过完年有什么计划,最主要的是有红包拿哈哈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小时候的记忆顿时就浮上来了,过年过年,没有年味叫什么年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都不缺了,偏偏把最重要的年味给忘了,正好趁此机会回顾一下以前的年是怎么过的,缅怀一下逝去的岁月。
我是豫北农村长大的,没错,就是题目中说的濮阳,虽然现在不在农村住了,但每年过年时必须要带着孩子回去的,所以,本文提到的过年特指濮阳农村,但我想北方冀鲁豫交界这一块也都差不多吧!
一、盼。
为什么小的时候过年这么难忘,就是因为一个字:盼。自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盼望过年的心情就一波高过一波,盼着买鞭炮,盼着穿新衣,盼着享口福,盼着盼着过年的气氛就被带出来了,“二十八,贴花花”,对联一贴,盼的心情就算达到了顶峰,街上开始噼里啪啦的响起了鞭炮声,过年炸丸子煮肉的香气也飘了出来,年,在殷切的期盼中也正式开始了。
二、玩。
小时的年,玩是占了最大的比重的。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知道,只有寒假才是真正的假期,小时候农村的孩子是没有暑假的,因为要跟着父母去地里干活。只有寒假,没有农活,可以放肆的玩,因为过年的缘故,家人也难得的愿意给买一些玩具。鞭炮是必不可少的,要是能有一把玩具枪,那是可以在整个村子扬眉吐气的,当然更多的还是自制的玩具,沙包、四角、耳(音译,大约10公分长,两头尖尖用棍子击打的玩具),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大街上却有更多的人。
三、吃。
过年时离不开吃的,在小时候的农村,说一年吃的肉比不上过年那一个月吃的绝不是大话。饺子自不必说,猪肉是必不可少的,先用大锅煮熟(濮阳叫卯mao肉),然后切成肉方作为上供之用,剩下的剁碎要做饺子馅,还必须留出一部分炸酥肉及包大包子。过年前炸东西绝对是所有小孩子最期盼的一天,炸丸子,炸酥肉、炸焦页(北京谓之薄脆),炸带鱼、炸豆腐干,家里就算怎么困哪,过年该有的东西还是一样都不能少的。
四、买。
“穿新衣,过新年”,小时候过年时必须要添置新衣服的,而且要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要穿上的,喜气洋洋穿着新衣的小孩绝对是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除了买衣服,年前最后一次赶集也是非常隆重的,以至于过年的东西还有一个专门的词语,年货,小孩子跟着当然最高兴的,买鞋小玩意,吃到一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就是莫大的享受了。
五、拜年。
这里的拜年不同于其他地方双手作揖,濮阳农村拜年是要“磕头”的,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先准备好香火去“主”(祖宗牌位)上磕头,然后晚辈向长辈磕,平辈年纪小的向年纪大的磕(一般结婚后或年纪大的),不光自己家,凡是村里能够论得上辈分的都要磕,在我们村,一圈磕头下来基本上天就亮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小时候,和母亲、祖母生活在老家,我们老家在内黄县,我们乡离濮阳就三十里,比到内黄县城还要近,过年的风俗和濮阳差不多。记得在老家时,就盼着过年。到了腊八,老祖母会熬一锅腊八粥,放上花生、红枣、豇豆、绿豆等等,一家人热热闹闹,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还会放上葡萄干。腊月里没什么农活,乡亲们会在街上点上一堆火,围坐在火堆周围,边聊天,边干一些农活(多是剥花生)。
正月里踩高跷。
我们村里有一个高跷队,一帮年轻小伙踩着一米多高的高跷演故事。腊月里正是他们练习的时候,敲着锣,打着鼓,他们就在场院里转圈圈,他们练习熟了,还会表演各种故事,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宝钗扑蝶,最多的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故事。到了临近年关,他们会化上妆,穿上戏服,到附近的各村去巡演,这种演出,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
小孩子的乐土
我们小孩子最喜欢过来了,放了寒假早早做完作业,到了年根,就拼命地玩耍,鞭炮、烟花,是我们的最爱,年龄小的孩子,只会玩小鞭炮。小伙子们更喜欢二踢脚,这是一种可以自制的鞭炮,点着后,往空中一扔,一共响两声。
口福
过年能吃着许多好吃的。当然最多的还是肉了,年前大人们买好过年用的肉,当然也有的人家把自己养的猪杀了,留下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要卖掉。那时候家里除了少量猪心、猪肝、猪耳朵这些调凉菜的肉,多数还是肥肉块,除了摆供之外,就是走亲戚。那时候物质还是匮乏,过年走亲戚拿的礼物,一般都是馒头,和四方肉块。这种四方肉块,还要供神,供祖宗。这都要事先煮好,一般都是在晚上,架起大锅,砍些劈柴,猪肉的时候,我们都不睡,等着煮好了,一饱口福。
有这样的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 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腊月二十三,农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蒸馒头,炸麻花焦叶,包包子,这些都是,二十四之后的几天要干的活。一般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大集,被称作“年集儿”,家家户户赶年集儿,置办年货,门神、鞭炮、烟花、香烛、年画,还有新衣服,应有尽有,除了这些还有小孩子的玩具,大刀、孙悟空的面具、塑料枪,小孩子是最爱赶年集的,除了玩具,还有许多好吃的,冰糖葫芦、糖瓜。
上一篇: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