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洛阳曾经是13朝古都,为什么现在沦落成为一个地级市?
洛阳,王朝,古都洛阳曾经是13朝古都,为什么现在沦落成为一个地级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鬼吹灯剧照
洛阳称得上是个古墓大观园,仅一座邙山就埋葬了24位帝王,古墓竟超十万之数。
“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生于苏杭,葬于北邙”,先不说自古为帝王之都,洛阳为天下之中,风水宝盆,这里埋葬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哪一个不是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也肯定想着继续享福。
当他们在此定居安息,就有人盯上那些随他们入土为安的宝贝,洛阳的盗墓贼可是全国有名的,为此他们发明了神器盗墓铲,这把铲子的名声似乎不太好,但名气却是不小。
洛阳博物馆藏:错金银铜鼎,1929年出土于西工区小屯村窖藏
不仅是盗墓贼人手一把,就连考古学家也离不开它。自上个世纪初以来,这把神器使得中国古墓葬中,最集中的洛阳邙山地区十室九空。
古文物大量外流,洛阳铲因此名声大振,成为考古界的标志。
神奇洛阳铲,图by中国考古网
所以今天你去过洛阳博物馆,可能会发现馆内的文物大多不是国家发掘的,因为标签上都写着某某工厂出土、某某派出所追缴。
三、洛阳:“我开着新中国第一辆拖拉机”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凡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对《东方红》一定不陌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让全世界的广播电台都听到了这首中国歌曲。
东方红一号卫星,你在太空中还好吗?
那是个火红的年代,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7个工业项目选址在洛阳,他们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中国一拖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更是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符号。
1958年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
那么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为何会选址洛阳呢?
在上世纪50年代初选址时,洛阳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苏联专家考察了80多个城市100多个村镇,还挑选出哈尔滨、石家庄、西安、郑州,他们这几个城市中挑选、比较。
最后毛泽东主席一锤定音,“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了,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因此在那激情岁月,一声令下,农民放下锄头,拿起扳手、虎钳及螺丝刀,大力支援一拖建设。
20世纪80年代的一拖生活区鸟瞰图(洛阳晚报翻拍),图by洛阳网
一时间,留学回来的工程专家,上海、沈阳等地的技术工人,前来支援的农民、干部,还有拿过枪、打过仗的退伍军人,纷纷汇集到在当时仅有6万人口的洛阳。
第一拖拉机厂定在洛阳,可不是脑子一热就做决定的事,从国防上考虑,这里的地形利于备战,从工业布局上考虑,全国要均衡发展,天下之中的位置是绝佳。
一拖厂徽,图by洛阳网
1959年10月,周恩来总理视察一拖时,留下四个“中国第一”:“你们是‘中国第一’呀!要出‘中国第一’的产品,出‘中国第一’的人才,创造‘中国第一’的业绩!”。
同年的11月1日,谭振林副总理在落成典礼上,庄严向世人宣布:“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在这之后,轴承厂、热电厂、铜加工厂等争先恐后投入生产。
中铝洛铜老厂区,图by洛阳网
从1958年第一辆挂着毛主席头像的拖拉机下线之后,“东方红”可谓是家喻户晓,并被印在了第三套人民币上。
第三套一元人民币,开着东方红拖拉机的梁军,脸上笑容灿烂,充满朝气
为了保护地下的文物遗存,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等厂的奠基都避开了洛阳老城区,而是在其之外的希望原野上重新崛起一座工业新城,这就是涧西工业区。
这种“避开旧城建新城”的规划建设方式,是涧西工业区特有的建设模式,这便是城市规划中著名的洛阳模式。
涧西工业区应天门,图by洛阳网
涧西有着明显的新兴城市区的特点,辖区并无明确边界,当初参与建设它的人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支援者,所以在这里说得最多的是普通话。
不同于这座年轻的城市,老城则显得一切都是那么陈旧,更像是古洛阳城留下的缩影,这里是集洛阳历史、传统、习俗、美食、精华之所在。
中原第一门——丽景门,图by大陆
就像老广习惯在上班前要先喝顿早茶一样,每天一早,各种诱人的汤类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精心熬制的汤,下点粉丝剔骨肉,再浇上一层辣椒油,撒点醋、胡椒,一碗洛阳特有的“不翻汤”入肚,这就是老城人一整天享受的开始。
洛阳老城小吃街,涵盖了无数洛阳美食,图by野狼119
四、今朝洛阳
住在人间最有烟火气息的老城,手里拿着的是神器洛阳铲,坐骑是闻名遐迩的“东方红”拖拉机,可就算这样洛阳还是成不了网红,难道是纸太贵了?
自北宋以来,洛阳就只是作为军事要地而存在。在黯淡了这么多年后,到了近代时期,似乎迎来一丝许曙光。
在洛阳市就考古发现了“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为礼制,皇帝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图为王都广场,by前生舞者
民国时期,当时的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以洛阳为大本营,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后,表面上直系掌控了北京政权,颇有“虎踞洛阳,八方风雨会中州”之势。
而在“一·二八”事变中,国民政府一度将洛阳定为行都,在这短暂停留期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曾在这里指挥战斗。
一二八事变中,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陆军奋勇抗敌
然而这并没有让洛阳浴火涅槃重生,取而代之的是火车拉来的郑州,它在1954年的“一五”计划期间,正式成为了河南省省会。
郑州千禧广场,俗称“大玉米”,图by老桂
洛阳不仅失去国都的身份,政治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成为河南省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再者它也是败在曾经引以为傲的地势上。
洛阳处山地平原中心,四周有关口扼守,能够形成很有效的防御姿态,这也是它能成为陪都,甚至是国都的原因。
洛阳四关,图by《中国自驾地理》
但受到地形的限制,面积狭小对洛阳产生了巨大的掣肘,很明显就比东部平原上的城市,发展后劲不足。
洛阳虽然是天下之中,但对河南省来说,它还是太靠西了,北宋灭亡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向南移。
洛阳洛浦公园,图by猴哥
东南地区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在这样的条件下,谁更靠近东南,谁的经济发展潜力就越大。
实际上在唐宋时代,中国就开始走向了海洋文化,不只是洛阳,还有像西安、开封等内地城市都在那一波海洋港口开放的浪潮下,逐渐被边缘化。
夕阳下的洛阳,图by猴哥
洛阳的没落,只不过是整个中原地带衰落的代表,我们可以称之为:“洛阳现象”。
不过话说回来,洛阳毕竟是“十三朝古都”,没落只不过是暂时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能再焕发出千年古都的荣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