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是不是中国历史的意外?
明朝,清朝,蒙古清朝是不是中国历史的意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封建君主专制的结束,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自秦朝建立大一统之后,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国家由此开始,直至清朝灭亡之后,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告一段落。在清朝后期,辛亥革命,南昌起义的爆发,使得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宣布正式结束,而孙中山先生主张的民主共和观念正一步步进入人们的心中,新民主主义由此开始。虽然辛亥革命的结果被袁世凯而窃取,希望重新建立帝制,但仍然没有改变此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那么为什么说没有清朝我国连汉地19省也难保?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是汉地18省?明朝时期,全国设置了两京十三个布政使司,清朝成立之后,将湖南湖北两个地方从湖广宣司分离出来,接着南直隶分为安徽和江苏,而陕西将甘肃分离出来,这十八个省为汉族生活区。这就是汉地18省的由来。
而在清军入关之前,中原地区被分为南明政权,李自成的大顺和张献忠的大西三个政权形式。当时三者割据一方势力,在面对外部侵略,内部早已四分五裂的情况之下,1840年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打破了当时国人自给自足的愚昧,同时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导火线。19世纪,在印度成为英法殖民地之后,英法等国将目光瞄准中国大陆,他们看好中国大陆市场的潜力。但是因为当时清朝国土面积足够辽阔,英法列强只能一步步瓜分中国,不能使其全部沦为殖民地。所以清朝入关是一种万幸。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足之处,你可以积极留言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照中国历史的大走向来说,清朝的确是个意外。
中国历史的规律不外乎四个字:聚散离合。聚是长期的大一统王朝,散是短期分裂的开始,离是南北东西对峙,合是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从封建制开始的西周开始算起,中国正式开启了这个历史轨迹,也是符合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面的说词“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明末的中国格局与唐末和东汉末年的格局非常相似,李自成占据了华北和关中,张献忠在四川,明朝据东南。历史走到了由聚到散的时刻,其实按照历史大势,由散到离中可能会有一个短暂的一统格局,这个格局不是合,而是为进一步分裂做好势力分配,比如西晋,比如唐朝末年。根据三方的势力来看,最强大的依旧是明朝,因为有最大的税收基地,兵最多。最先瓦解的必然是李自成,因为他没有一个严格合格的政府机构。所以天下最终会短暂的回归大明的名义一统,实际上却是为藩镇割据做好了铺垫。典型的代表,左良玉据武汉,何腾蛟在湖南,郑芝龙在福建,马士英和四镇在江淮。虽然大家都侍奉弘光政府,但其实早就听宣不听调了。
按照历史的规律,大明一定会灭亡,然后群雄格局一段时间,然后一个新王朝在关内一统,和清朝南北对立,出现宋辽局面。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清军入关,占据华北,明朝据华南,形成南北朝格局,然后大明亡于权势最大的藩镇,继续南北朝一段时间,直到清朝内部混乱,发生变革,新的开化王朝自北向南统一中国。
然而清朝的玩法确实打破了这些规律(虽然王朝末期也重新回归中国历史大规律上),直接由散到聚,省掉了离合阶段。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好处,因为从元朝开始,中国就已经不再是关起门来自己玩了,尤其是明末以来,西方殖民势力在东亚活动频繁,分裂的政权会有利于殖民势力的渗透,比如印度南部就是最好的例子。清朝的一统,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但是就历史大环境来看这确实是一个意外,同样是北方的强悍民族,清朝在一统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武力;同样是南方,南明出乎意料的到灭亡都不团结。所有的意外加在一起,又似乎有点必然,因为历史就是这么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644年决定中国以后历史走向落到,大顺朝李自成,残明吴三桂,大清多尔衮三个人身上,这三个人谁胜出就是以后坐镇天下的帝王,可令人没有想到的这个巨任就是落到关外满清人手上。
当按理来说,清朝出现确是很晚,而且短时间内在不可思议情况下取代了大明江山。本来大明是蒙古或者内部新旧势力更替的地盘,纵观大明史都受两者所困,大部分时间但并未出现东北这块地方造反,而且取代了天下。
这在历朝历代也是罕见,自古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碰撞从而让他们越过地理的障碍互相占领地盘,当相比而言游牧文明主动点,他们地处高原,由于气候恶劣,物产贫瘠,根本就满足不了国内所需,只有对外进行豪取掠夺,其他不行,就对富庶的定居城市下手,因为他们产出东西,草原没有。他们也就南下想通过不正当手段占领他为其所有,这也滋生了他们的欲望,以至于发展出强大的骑兵,连年征战,比中原动用的战争机器要频繁。从而就有草原民族那样彪悍形象,始终想和农耕文明攀比,胜过他们。
自从商以来,就已形成这种习惯,渐渐由委身于黄河北部的犬戎,鬼方,渐渐到战国时期由西北转移到了北部蒙古高原,也就有即便战国时农耕定居城邦互相分裂征伐,也要把北方边陲守好。于是就有长城出现,秦长城和赵长城,燕长城成了防御游牧民族南下最好的屏障,渐渐的高原最大的部落变成了匈奴,这也让里面的东周小王国们不得不效仿他,以在列国争雄中拿到保票,于是出现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接着匈奴自战国以来,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大阵营往蒙古北部核心地带转移,也让蒙古高原成了侵略中原最大的策源地,这在以后两千年一直都被沿用,先后出现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的强大游牧民族,其中不止针对中原,还有的甚至走的更远,涉及欧洲及中亚,西亚地区,所以蒙古高原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外来威胁,甚至形成对立。
但并没有想会是东北地区兴起一股干劲,东北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很低调,从战国东胡,汉朝肃慎,唐朝室韦,都不可能与中原一争高低,直到唐末东北出现渤海国算来说相比北方的黑水靺鞨和室韦要发达的多。后来到辽末,黑龙江阿城又出现了完颜部的强大,直接变成了金国,横扫辽宋 ,可见东北游猎民族战斗力完全不亚于蒙古高原那一块,他们甚至一度将横扫欧亚的蒙元给压制住,成就了成吉思汗的出现,但也同时给北宋造成极大羞辱,那就是靖康之耻,金朝总的来说,只算偏安一隅王朝,成不了气候,自从蒙元兴起结束金朝以后,东北一直处在女真原始化,受元明统治,直到明末,才崛起。
上一篇:为什么银行都是破净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