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荆轲刺秦失败了,还将他列入四大刺客中?
刺客,儒家,吴王为什么荆轲刺秦失败了,还将他列入四大刺客中?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曹沫并没有以刺杀齐桓公为目的,所以当时并没有什么异象发生。荆轲的第一目的也不是刺杀秦始皇,所以也没有什么异象发生。
一个十分高明的刺客,是能够隐藏住自己的杀气的。行动之前没有任何的异象发生,那才是一个绝顶高手的表现。
被成功刺杀了的吴王僚、韩傀和庆忌,哪一个也不如秦始皇有名,就是齐桓公也赶不上。只要搭上了秦始皇,荆轲无论成功与否,名气也必然会凌驾于那三位之上。
荆轲最后虽然是失败了,但即使是失败了,那也是个失败版的曹沫。
无论是任务的目的,还是任务的对象,荆轲都远超那三位刺客。荆轲位列四大刺客之实至名归。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 @寄暇学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在刺杀技术,或成功与否,主要是刺杀对像太牛了(刺秦始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众所周知,荆轲刺秦王是受燕国太子丹的指使,和另一个所谓的勇士秦舞阳一起进行的。我个人观点是无论荆轲刺秦是否成功,都改变不了燕国最后被灭亡的结局,荆轲也不像历史书中写的那么大义凛然,用现在的话说,他也只是一个网红。他的实际武艺远没有自己吹嘘的高超,至于荆轲刺秦失败被秦王政用剑斩伤大腿后叉开双腿称之为“跣座”用这个姿势来蔑视秦王政后被秦王政杀死,只能说这是最后的一些气节,不过这还是比秦舞阳要强一些,不至于刚一上殿就吓得浑身颤抖,手足无措,还能从容的图穷匕见,也算是个有胆量的人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分析一下
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轲
二成功、二失败
专诸,聂政成功了,但豫让,荆轲都失败了
但反而豫让,荆轲名气更大些。
比如《巡回检查组》中玩业绩积分表的米振东大哥的偶像就是豫让
后来被大背头冯森用你对“义”的理解根本错误,攻破防线
可以看出,古人尊崇的不是成功率,而是是不是贯彻了“义”,贯彻的越大越彻底,杀手榜排名越高
。
从这个排名看
专诸的义,是对母亲的。
聂政的义,是对母亲、姐姐的。
豫让的义,超过了家人、亲人、主人的概念,并不愚忠,达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地步”。这也是米振东推崇豫让的原因。
但荆轲的义更大,比豫让的还大,达到了为天下的正义地步,而且其中牵扯到樊於期、太子丹、秦舞阳、高渐离等人的接力棒般的义,这就大到不可想象了,足以为万世师表了。
张艺谋国师的《英雄》中李连杰扮演的“无名”的原型应该就是荆轲,我觉得比较准确的诠释了,什么是大义。
另外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为荆轲增添了文艺色彩(其他三个太武夫),有助于排名第一。
顺便说一句,冯森的义是高于豫让的,接近荆轲地步了,名言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是这么任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荆轲刺秦王失败了,但在太史公等人的大篇幅描写之下,使得荆轲的事迹传唱度更高,知名度也随之增加。毕竟大部分人更关注的是他精彩的故事和所表示出来的忠肝义胆,而不是行刺是否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迁在写刺客列传的时候,有两句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荆轲明知成功了死不成功也是死,荆轲就是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知己之情,慷慨赴秦,视死如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千古悲歌啊!
上一篇:下联:佳男佳女佳缘。求上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