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但是用周易和现有记载能推断出这两本失传奇书吗?
周易,圆球,环流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但是用周易和现有记载能推断出这两本失传奇书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上面的文字设置规范章法,就是最高思想哲学!文字的每一个笔画与组合,都是严格按照八卦的关系推演进行设置规范,孔子是把八卦的关系推演式与关系过程设置整理成文字系统!
这就是奠定孔子大成至圣先师的学问!
光,这个文字,在六分书的关系框架上,其实就是光的运动关系推演式!每一个笔画的指向与组合关系的过程,都是有严格的演绎逻辑与设置规则的。
周易上面的几乎每一个文字的笔画与组合,都是这个文字逻辑的关系推演!
圣学其实就是文字学,文字的形而上,就是它的自然逻辑关系的演绎!
如果不明白隶楷文字背后有一个米字格设置关系框架,你是永远不会懂汉字的!
这个米字格,既是八卦的关系推演,又是周易上面的文字的设置规范章法!
孔子把教学所使用的文字笔画设置成为蝌蚪形象,那是一个关系框架对应概念与演绎过程的指针!
经过孔子之手的文字,是每一个文字都是可以推演宇宙的!这就是吾道一以贯之!
表盘上面没有刻度,没有那个盘,你根本就无法明白这东西是什么!
汉代以后所有解说周易的,没有一个摸到周易之门!
严格来说,他们连识字都不算!
我看过不少解说周易与儒家思想的书,这些人真搞笑,他们连汉字系统化设置规范章法都不明白,竟然去解说周易与儒学了。。。
他们其实对周易与儒学基础一无所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连山,归藏,只是有其名不见有留传。
《周易》,人们以为就是一本,然而却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七十年代出土马王堆帛书《周易》,无论是经与传,都大不一样。
通行《周易》卦序,第一卦乾,第二卦坤,第三卦屯,,第三十三卦遁,,第六十四卦未济。
通行《周易》,一,卦符不同,为“一”形与“八”形爻组成。二,卦名多有不同。三,卦辞爻辞多异体字,但内容大致相同。四,卦序完全不同,第一卦键(乾),第二卦妇(否),第三卦掾(遁),,第三十三卦川(坤),,第六十四卦益。
通行《易传》包括《彖》《象》《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帛书《周易》包括《系辞》《二三子问》《衷》《要》《缪和》《昭力》。其中仅《系辞》名同但文字不同。
两个不同版本《周易》,哪个是真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欲识连山易么?当门难掩;欲识归藏易么?覆水能收。虽然,也须知有藏天下于天下的一著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但是用周易和现有记载能推断出这两本奇书吗?”
听曾仕强教授说过“易经为万经之王”,我不明白曾教授的意思是“连山”是万经之王、还是“归藏”是万经之王、还是“周易”是万经之王,还是三者皆是万经之王…………曾仕强教授的意思大概是“周易”是万经之王。 《易》有先天八卦 而后天八卦是《周易》的灵魂,在后天八卦的基础上进行排练组合而产生周易的64卦。 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 对“道可道”的解释可以了解“先天”和“后天”,“道可道”其中的一个“道”是“先天”之道,代表着生成万物的那股力量,另一个“道”是“后天之道”,是万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思考去认识“先天之道”的那股力量。 按照这个思路很自然的对“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就有了解释。 我们通常只认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是“乾坤兑坎离巽艮震”的方向位置不同,但是我们对“位置不同”四个字也很难理解,比方说“先天八卦”的“乾坤坎兑离巽艮震”是在“先天”里面,而“先天”里面的状况我们用什么来描述?用“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来描述,就是说“先天八卦”描述的“乾坤坎离兑震巽艮”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情形
而对于“后天八卦”的“周易”有没有去探讨“先天”的那股力量、需不需要有从“后天”去探讨“先天”的这样一股力量,是“孔子”提了,还是“周易”的作者提了,如果提了,是怎么提的,我们可以去研究、查找并且继承之。
《论语》是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不知生、焉知死”应该出自于《论语》,但是“不知生、焉知死”是孔子最早发明的这句话吗?如果有人问(我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那么我就回答“知不知、尚”,我解释 清楚了吗?“知不知、尚”这四个字是我从书中背诵下来的,还是我自己的发明呢?那么“不知生、焉知死”是孔子的发明还是孔子从其它著作中背诵下来的呢? 《易经》我们或许用《易》更准确,《周易》只是《周易》,不是《易》。《易》的作者据曾仕强教授解释是“伏羲”,何谓“伏羲”?“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祸”是什么?把“女娲”的“娲”字“娲”去一个“女”字得到一个“呙”字这或许是巧合,但是巧合太多了,“尹喜者何人?” “尹喜”者“隐羲”也,“伏羲”“隐羲”,难道他们都是“隐伏”的吗?
综上所述,我们是可以从很多记载中推断出“连山和归藏的影子”。 比如“不知生、焉知死”是孔子说的,但是“不、知生;焉、知死”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生”,什么是“死”,道德经第五十章第一句“出生入死”,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 这些字的解释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上一篇:有没有小众牌子的衣服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