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文人习惯把安史之乱和明亡之因归咎于杨玉环和陈圆圆呢?
安史之乱,贵妃,陈圆圆为什么文人习惯把安史之乱和明亡之因归咎于杨玉环和陈圆圆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状态下,女性能够左右的事情并不多,家庭的事都少,就更不用说朝堂的事了。后宫不可干政,基本是历朝历代朝廷的统一标准。试问在这样的状态下,杨贵妃也好,陈圆圆也好究竟能左右多少?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位女性是如何被硬扣上“祸国殃民”的帽子的。
杨贵妃
关于杨贵妃生平的记载,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是不一样的。是的你没有看错,是不一样的。
在《旧唐书》中提到的杨玉环是唐玄宗在武惠妃死后,由别人献给他的,跟唐玄宗的儿子基本没啥关系。而到了《新唐书》中,杨贵妃才成了“寿王妃”,唐玄宗为了不被挂上抢儿媳妇的名声才让她当了一段时间道士。然而,《旧唐书》成书于五代期间,《新唐书》则成书于宋代。是不是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再说关于杨贵妃引起安史之乱的言论。很多文人说是杨贵妃引起的安史之乱,为什么呢?因为皇上用了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这才引起了安史之乱。好,那么如果没有杨国忠还会有安史之乱吗?对不起,一个杨国忠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安史之乱归根结底是因为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让地方官拥有太大的兵权,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当手里名正言顺的掌握“暴力机器”的时候,难免不会有些非分之想。
再有,也许,杨贵妃给唐玄宗吹了很多枕头风,让唐玄宗重用了杨国忠,但说到底,杨贵妃只是个弹琴唱歌跳舞的小女人,她顶多是想让自家人过得好点,唐玄宗如果脑筋清楚,不被杨国忠的谄媚打动,大可以让杨家只富无权吗。
靠着政治手段逼迫皇帝重用官臣的,那是武则天不是杨玉环。
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被多少人传为佳话。而我倒是想说,如果这是真事的话,那我到时真的敬吴三桂是条汉子。
说句实在话,明朝的灭亡百分之八十都是因为那个崇祯皇帝自己作的,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把忠臣关押,又重用东林党。与其说红颜误国,不如说书生误国恐怕更贴切些。
再说吴三桂本身也是早有反心,就说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已投降的祖大寿在盛京收到吴三桂的来信,祖大寿将来信转交皇太极,皇太极回信道:“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次机会,殊可惜耳。”看看看看,早在这个时候, 吴三桂就已经在在动摇中,虽然没有降清,但是已经给自己留出了降清的后路。
而在之后李自成掳走陈圆圆,可不是光劫走了陈圆圆, 还有吴三桂的一众家眷,这才是真正惹恼了吴三桂,才有了后来的吴三桂投降多尔衮。
退一万步讲,如果吴三桂这么爱陈圆圆,甘心为了她改变自己的政策,那陈圆圆为什么还是个妾?这说不通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表态,这种把国家灭亡归罪于一个女人身上的简直是直男癌。如果一个人可以让国家灭亡,那十个人可以颠覆宇宙了。
吐槽完,说正事。文人习惯归罪于这两个女人,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封建社会的价值观里,遵循男尊女卑,是典型的男权社会,有功,爷们儿厉害,有过,都是女人的错。在这样的环境,女人就被拉来当挡箭牌,成为背锅侠。
并且沉迷女色其实在正统价值观里是非常不被认可,色字头上一把刀。尤其在明清时期,士大夫都压抑自己的欲望呢,甚至和妻子啪啪啪都觉得罪过。把女色视为洪水猛兽。
再回到灭国这个话题,要知道,任何国家灭亡,绝不是一个人造成的。安史之乱会发生,不是杨贵妃造成,那时候虽然在盛世,但内部已经逐渐可是出现弊端,我们知道唐代是府兵制,有战事的时候,本来是农民,马上拿起武器变士兵,这会造成啥,会造成战斗力下降,因为很久没有操练,配合也不默契,武器也会容易生锈坏掉。另外,在政治上,先后有李林甫和杨国忠当权,而这俩也不是什么好货,除了李林甫还有震慑安禄山的能力,杨国忠就是个渣渣,当然,这可不能全怪杨贵妃,又不是她任命的。
明亡怪到陈圆圆头上就更搞笑了,女真人是陈圆圆叫来的?李自成又是陈圆圆叫来的?吴三桂还是陈圆圆鼓动他开山海关的?人家也是战乱受害者好伐。
所以一个国家由盛转衰是因为内部出现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没有引起重视,逐渐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要么就是强敌入侵,并不是一个女人或者一个男人造成。
上一篇:常吃猪肺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