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银行的假钱为什么会被顾客取到,银行工作人员不能辨别出真假吗?
假币,银行,的钱银行的假钱为什么会被顾客取到,银行工作人员不能辨别出真假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银行一直在努力避免假钱的流出,但因为设备和人员原因,要做到百分百杜绝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假币版本不断升级换代,而人员反假能力和设备技术升级并不一定能跟上节奏。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我国反假币的主要部门和阵地,担负着央行赋予的重大职责,不仅要对流通市场假币进行认真鉴别以及收缴,而且还要严防假币的外流。而银行反假币的重要手段是人防和技术防范,这就决定了在理论上就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为什么?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假币的版本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尽管人民币每发行一次新版本,防伪性能就会上一个新台阶,但是境外不法分子由于利欲熏心,铤而走险,其造假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反假与造假一直进行着长期博弈。
二是员工反假培训并不具备连续性和及时性,比如某一时刻,境外假币版本已经流入市场,但因为规模不大或监管层没有发现,这种情况下,员工培训就有可能滞后;其次,在银行的反假工作中,因为现金流量实在太大,所以还是大量依靠点钞机进行鉴别反假。然而因为上述原因的存在,点钞机的防伪技术升级也有可能滞后,那么在客观上就无法百分百做到杜绝“漏网之鱼”。所以,没有必要过于苛责银行,理性看待就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假能力,以及尽量避免假币纠纷,央行也对各家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科技投放力度。要求2013年底之前,所有银行对ATM 发出的钱必须进行冠字号登记,2014年底之前,必须对存取一体机发出的钱进行冠字号登记,2015年底之前,必须对柜台发出的钱进行冠字号登记。
因此,从2015年过后,所有从银行发出的钱(100元面额纸币)都有了冠字号登记备案。这对于解决假币纠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为如果有储户说取到了假币,那么可以与银行冠字号记录进行比对,假币来源肯定就一目了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影响。因此,从银行取到假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银行为此而甩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银行的工作人员辨别真假是每个员工必须掌握的这点无可厚非可是我们取钱都是用验钞机验证取钱的一般不会出错的,但是什么事也没有决对的偶而出现一次也是难免的但是这种偶尔现象也是非常低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银行的假钱一般不会被顾客取到,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太低,所以才成为新闻。取真钱是没有人关心的,但是一旦拿到一张假钱就会十传百,百传千。
银行工作人员肯定能分辨真钱跟假钱,但是每天过手的钱太多了,难免会有所疏漏。除了银行人工这一关,验钞机是验钱的主要方法。一边点数,一边检验真假,而且还会记录钞票上面的冠字号。
如果你怀疑你拿的是假钱,那么只要带上所谓的假钱上银行一查就知道了,都是有记录的。这年头,拿到假钱比拿到真钱还难。
说到假钱,想起小时候看大人用的土方法 : 把可疑的钱放在水里去泡,据说真钱是泡不烂的,假钱会烂。这个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到现在我也觉得不靠谱。
但是如果你说从银行拿到2000块假币,我就觉得更不可信了,一张两张还说的过去,整整20张的话把银行当摆设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银行的假钱为什么会被顾客取到,银行工作人员不能辨别出真假吗?
明显,假币的流通都是因为制作假币的人,选择一些商铺去消费。
跟银行没有关系的。
银行一旦受到假币的话,上面是需要盖章的,盖章假币的印章。
盖了之后,本身就留存着印记,怎么可能有用。
其次,这些搜集的到的假币,都是需要上缴然后销毁的。
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发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数量较少的,由该金融机构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当面予以收缴,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登记造册……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将收缴的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解缴当地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十六条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以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对外支付。”该案中,C银行收到假币后,未将收缴的假币及时解缴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导致假币重新流入市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存在人为因素,利益驱使下有人参与……
上一篇:提起常德,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