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叫心脏缺血?
心肌,心脏,冠状动脉什么叫心脏缺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什么叫心脏缺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概述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心肌缺血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高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增高,都极易心肌缺血;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硬化,严重影响心肌血液的自我回流能力。
2、高血脂:血脂升高是诱发血栓的罪魁祸首,血液总胆固醇含量的标准值为 5.2~5.7 mmol/L,超过此标准就会形成沉积,使得冠状动脉通透性降低,获取氧气的能力降低,进而导致了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3、吸烟酗酒: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比不吸烟者大 70% 甚至更多,由于烟草中含有的焦油和尼古丁等有害的致癌物质,使得肺部正常生理功能受损,影响了红细胞对氧气的利用。
4、糖尿病:糖尿病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远超正常水平值,高葡萄糖浓度会影响血管的耐受能力,导致心肌血管的通透性,影响正常的收缩和舒张。
5、口服避孕药:这一点或许大家都不知道,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糖耐量异常,同时改变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机会。所以,这也是属于一大导致心肌缺血的原因的因素。
6、情绪波动:可引起血管改变致使心肌缺血,血管内血栓形成。这也是现代人最易被忽视的诱发因素。
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1、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也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2、心肌缺血的症状还包括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3、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也可能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4、心肌缺血患者还会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5、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心肌缺血患者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 3—5 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这是常见的心肌缺血的症状。
6、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 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预防方法
1、心肌缺血的患者的饮食 心肌缺血的患者在饮食上掌握几点原则,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等蔬菜,这些都是能提高患者身体抵抗能力的食物。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能起到一个很好的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但不宜过浓。每天坚持吃些黑木耳,能有助于降低血粘度,改善心肌缺血。
2、心肌缺血患者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
3、应该适度运动,促进心肌侧枝循环的建立。
4、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就诊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肌缺血并不特是某一种疾病,而指的是心肌供血不足的一种状况。大多数人的心肌缺血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普通人群中约5%左右的人,冠心病患者中约70%的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约90%的人,都有心肌缺血状况的发生。
即使是这5%左右的“普通人”中,大多数也都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人群,如罹患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人。可见冠心病是发生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而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们人类好像特别容易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我们的古人,在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上与我们现代人差异很大,但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非常高。这就说明冠心病的发生有着非常强大的遗传性,凡是家族里面有冠心病患者的人,都要特别注意防范这种疾病了。
冠心病还是一种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的心脏病。凡是45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都是冠心病和心肌缺血的高发人群。这些高发人群,最好每年接受一下颈动脉B超的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状况,可以间接反映其他部位动脉硬化和狭窄的程度。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也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吸烟、喝酒、高热量饮食以及缺乏体育运动的人,都是冠心病的易发人群;身体肥胖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更容易发生冠心病和心肌缺血。
对于容易罹患冠心病的人群来说,除了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之外,控制好自己的体重、血脂、血压和血糖指标,清淡饮食、低热量饮食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都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严格的说我们医生称之为心肌缺血,而不说心脏缺血。
什么是心肌缺血呢?就是心脏的血管本应该给心脏的肌肉提供血液,进而提供氧分。
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引起了供血不足,不能满足心脏肌肉的需要,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引起心脏血管供血不足的直接原因,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狭窄,还包括少部分的血管痉挛。
血管痉挛是因为天气原因、应激原因、自身分泌原因、其它血管缺血等等原因导致的心脏血管的急性收缩,这局部血管一收缩,自然远端血流就会变慢,就会引起心肌缺血。
临床上绝大部分的心肌缺血都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造成的,就是说因为: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遗传,吸烟,不运动,年龄等等因素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血管内壁类脂组织逐渐堆积,附着在心脏血管内壁上,时间久了,就像下水道的垃圾,越积越多,慢慢影响了血流,造成心肌缺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