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战国时楚国不向南的大块空白地扩张?
楚国,秦国,中原为何战国时楚国不向南的大块空白地扩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之后齐楚二国对抗十多年,到楚成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后继无人,霸势转衰。
楚国终于熬死霸主齐桓公,立即再次再北扩张,期间遇到想学齐桓公的宋襄公,直接将他捉了回来。
正当楚成王骄傲之时,另一霸主登场,他就是晋国——晋文公。
晋国与楚国再次争霸,一场城濮之战,楚国战败,再次退回南方。
楚国自己的霸主——楚庄王
楚国在被二位霸主打回家后,终于迎来自己的霸主——楚庄王。
楚庄王是楚成王的孙子。
楚庄王八年,他借尊王攘夷的名号攻伐陆浑之戎。进军到处在伊水流域的周王室。庄王到达洛水之后,“观兵于周郊”,这一次就是楚王问鼎,言外之意就是在挑战周王室的天子权威。
问鼎当然也要以实力问的。
楚庄王一鸣而起,与晋国争霸同时,不断灭亡周围小国。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晋楚双方暴发邲之战,楚军战胜晋军,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楚庄王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楚国暂时成为中原的霸主,只可惜楚庄王在位23年,邲之战之后,楚庄王没时间使楚国长时间处在霸主的地主。
楚庄王死后,楚国贵族间的新仇旧恨迅速暴露,许多大臣不是投奔晋国,就是南方的吴国。
楚庄王死后几十年间,楚国国力直线下滑,很快被晋国反超。除了北方晋国的压力,还有南方的吴国。
吴国灭楚
楚庄王之后,楚国内斗不断,其实最为著名的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国人,也是因楚国内斗,自己一家都被杀,逃到吴国后,辅助吴国,带领大军杀回楚都,掘出楚王的墓鞭尸。
这段时期恰好是春秋后期,当政的楚王是楚平王与楚昭王。
战国开局
魏韩赵三家分掉晋国后,其中魏国正式崛起——魏文候,魏文候任何很多有名的人,其中有吴起,乐羊,李悝等人,经过变法,魏国强盛起来。
当时魏国有一只很强盛的军队——魏武卒,正是这一支军队,魏军开局就左右开弓,其中被伤害最大的就是秦国与楚国。
秦国被打之后,开始请人变法,请的的就是商鞅。
楚国被打之后,还没马上请人,因为变法的核心吴起还在魏国,且魏文候还没死,吴起也不可能来。
此时楚国有自己的困难,战国开局的前十年,楚国的君主是楚惠王。但在惠王十年之后,楚国爆发了“白公之乱”,惠王被白公囚禁,白公自立为王。但是这次叛乱维持不久便被平息,惠王复位。楚国的内斗还在继续。
楚惠王复位后,对内颁布新的政策巩固内政,保证国家内部的安定,对外则竭力用军事征伐的手段来维护楚国在淮水中游的势力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图谋北上争霸。
“惠王四十二年,楚灭陈;四十四年,楚灭杞……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总之,在惠王任期内,他重修内政,继续北略向外扩展,使楚国再次富强,将楚带入战国七雄之列。
但只是七雄之一,还不行,必须要变法强国,要让楚国再次强大,于是后任的楚王碰到了被排挤出魏国的名将吴起,开始了自己的变法。
吴起变法
找吴起的是楚悼王,楚悼王上任之初尝试对三晋发动进攻,结果均大败。
失败之后,楚悼王深刻地认识到富国强兵是当时的社会潮流,想要在激烈的大国争霸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政治进行改革,于是重用去魏奔楚的吴起,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约在魏武侯九年(前387年)左右,吴起遭到谗害,于是离开魏国,向南投奔楚国。 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楚国丞相)。
然而,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失去最大依靠,吴起变法夭折,楚悼王死后不久,吴起被楚国贵族射杀。
楚国最后的辉煌
楚悼王之后是楚宣王与楚威王,二者算是比较有为的君王,在位期间重用贤臣,积极向北扩张。但因为“变法”失败,楚国国力还是不及秦国与赵国。因此,即便是楚军北上争雄,其“影响力”也达不到霸主时期,楚国对各国的威慑。
而且在楚威王之后,楚国迎来一个灭国之主——楚怀王。
楚怀王在位期间被秦国张仪戏耍,接连犯致命的政治错误,在合纵与连横之间左右摇摆,在秦国与其它五国之间均不讨好,楚国国力大损。
从楚怀王开始,楚国已无向北发展的能力,因为此时秦国已经发展起来了,秦国几乎全程压着楚国打,直到楚国灭亡。
综上所述,楚国是一直致力于向北发展,奈何对手太强,就算出了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也是在庄王之后,楚国陷入内斗,无力保障霸主地位。则在春秋后期后,又是楚王连续的失误,直到让吴军打入楚都,楚国几乎灭国。
进入战国后,魏国趁势崛起,变法图强,全程压着周边国家打。楚国在痛定思痛后,重用吴起变法,也是以失败告终,吴起的失败也意味着楚国已无力争霸天下了。之后的楚国,出了一个短视的楚怀王,那更是直接被判死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楚国没有向南扩张,而是楚国不向渺无人烟的地方扩张。在南方人口比较多的地区都受到了楚国的威胁。那么楚国为何不继续向南方大块空白地扩张了呢?笔着试做以下分析,还请各位好友共同探讨评论。
九鼎的诱惑使楚国更愿意向北而不是向南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首要目标就是想成为天下的盟主,能够继承周天子的衣钵,成为名正言顺的天子!楚国也不例外 ,他们想的也是如何能问鼎中原 ,占据天下中心的位置,凭借九鼎的名义号令群雄。这时他们如果往南发展根本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名分,在那个争相称霸的环境下,楚国只有北上与群雄逐鹿中原才能被别人认可,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继续南下的打算。
当时的人口不足以占有整个南方
古代战争除了土地最重要的掠夺对象就是人口。据估计战国末期楚国人口500万左右,而楚国的面积有多大呢?先看一下地图,楚国包括今天的整个湖北,湖南、江西和浙江的中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的绝大部,以及重庆与贵州的部分地区。楚国不像齐国拥有大量的人口红利 ,500万人口占据这么大一片土地 ,根本就占不过来,所以他们只占领了人口比较多的越国就停止了脚步,如果再往南去发展就更是地广人稀了。在当时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新扩展的土地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所以楚国也是没有能力再南扩了。
自然资源足,没必要南扩
战国时期楚国的土地资源最丰富,不仅如此,其占领的淮南地区和江汉平原又是大粮仓,这使他们从来就没有缺衣少食的顾虑。南方有的他们有,南方没有的他们也有,所以没必要再向南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