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战国时楚国不向南的大块空白地扩张?
楚国,秦国,中原为何战国时楚国不向南的大块空白地扩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楚国在长达八百年的征战史上,确实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上问鼎中原。对于南边的大片疆域,并没有非常用心去征服。
楚国南边的大片疆域,那时候称为百越之地。这个百越之地,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地盘,派屠睢和赵佗率领50万大军前往征讨,又经历了多次失败,才得以征服。接着秦朝很快被农民军推翻,那时屠睢已死,赵佗自立为王,称为南越王。后来刘邦建立汉朝后,赵佗表示臣服汉朝,称为汉朝的藩属国。但是吕后专政的时候,赵佗又与汉朝交恶,于是又宣布独立。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汉文帝派人去和赵佗联系,两国关系又搞好了,南越国又表示臣服。此后南越国往下发展到第四代时,终于被汉朝所灭,这个南方的百越之地,才因此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楚国区位图)
那么,当初楚国在长达八百年的历史上,为什么没有想过把它一举征服,让它成为楚国版图的一部分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南方百越之地价值不大,征讨困难。
南方百越之地,属于蛮荒之地。没有什么出产,而且瘴疠横行。这种情况,直到宋元时候,依然如此。宋朝的时候,要惩治一个大臣,就把他发配到这样的地方去受苦。苏东坡得罪了章惇,就被章惇发配到这样的瘴疠之地。蒙古人想攻打南宋,南下把安南都打败了,但是在穿过这片地域进入湖南(楚地)的时候,却因为被瘴疠侵染,而不得不退兵。
所以,楚国虽然和百越之地交界,但是对于这样的地域,其实兴趣不大。
除了兴趣不大外,这些地方还很难打下来。秦始皇当时派50万大军前往进攻的时候,有30万大军直接对阵广西那一带的百越之地。但是打了三年,都没有打下来,主帅屠睢还战死了,由副帅赵佗带领继续征战。秦朝那么强悍的军队,尚且打得如此艰难,何况楚国。
(楚武王剧照)
第二,周朝前期楚国一直想提高自己的地位。
楚国原本是黄帝的后裔,后来在商朝败落,周朝崛起的时候,楚国首领鬻熊率领部落投奔周文王,和他一起共同灭商。灭商后,楚国被周武王封为“子爵”。这是一个非常低的爵位。之所以封得这么低,一是楚国当时的地盘确实比较小,二是楚国处于“蛮夷”的位置,不大被中原地区的国家瞧得上。这也就因此让周楚结下了矛盾。此后,楚国的地盘渐渐扩大,渐渐不听周朝的招呼。后来,周昭王的时候,率领大军攻打楚国,没想到全军覆没。因此楚国的势力更加强大。
但是,就算势力变大,楚国的爵位依然很低,这是楚人心中的一个梗。他们一直想提高自己的爵位,让自己居于正统地位。熊通的时候,向周王室提出了升爵的要求,但是周王室并没有答应,熊通一怒之下,干脆自封为“王”,一下把爵位提到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地步。
显然,要想提高地位,只能向北发展。因为向南发展,不管你占有多大的地盘,政治待遇也没有得到提高。
(楚庄王)
第三,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想取代周朝问鼎中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由于在战争中兼并了非常多的诸侯国,无论地盘和国力,都有了空前的提高。从熊通的儿子楚文王开始,历经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楚国与中原国家,尤其是晋国发生了数次大战,目的就是要争霸中原,问鼎中原。尤其是在楚庄王的时候,他打到周王室边界地方,还问了“九鼎”的大小、轻重,明显有取代周朝的意思。
由此可见,楚国作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他和其他强国一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代周朝,成为中原的霸主。既然是这样的想法,因此,楚国显然不会把兵力和精力,放在那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的南方了。
(参考资料:《史记》《楚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楚国为什么不向南扩张,因为南方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那么发达。大概是在宋代,经济中心才南移,南方才被大规模开发。
所以为什么我们看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广大,却没有像秦国一样的实力。原因在于南方当时的土地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人口也不多,属于所谓的蛮荒之地。
而且南方水陆交错,大多都是深山密林,所以楚国对南扩张必定受到极大的限制。且当时的人口实力,远达不到开发南方的能力。所以南方之地楚国没有多大的胃口,还不如向北去夺取富饶的中原地区。
再者,楚国的国策一直是逐鹿中原,东有强齐,西有强秦,北有三晋。所以楚国不会轻易为了南方的蛮荒之地而动用军力,而且确实楚国人口过少,需要驻守的地方又太多。所以这也限制了向南扩张。
而南方,也是在秦王扫六合时,被我们征服。当时秦始皇派驻三十万大军在百越之地,为南方的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南方也在宋朝时期,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一直到明清,南方都一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说没有的?只不过是因为一直受北方强敌的压制,没有向往南往西的扩张那般顺利罢了。而事实上,从春秋到战国,楚国一直都有向北扩张。其中,成语“问鼎中原”的来由,正是楚国强盛时期向北扩张反映。
实际上,整个春秋时期,除了早期齐恒公时期,国力强势齐国率先称霸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晋楚两国之间的争霸。
但是,晋楚的百年争霸期间,大部分时间晋国都能有效压制楚国,并联合中原诸侯,共同阻挡楚国的北上。但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国力强盛,在他的带领下,楚军得以击败强晋,不断向北扩张。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明君,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整顿吏治,训练军队,最终使得楚国国力进一步强盛。有了强大的国力作依托,楚庄王开始北上争霸。
公元前607年,楚国攻打陆浑之戎,军队进至洛,陈兵于周郊。周大夫王孙满奉周定王之命前往劳军。结果,楚庄王直接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意思。这就是典故问鼎中原的来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