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连是从什么时候变为一个重要港口的?
大连港,大连,港口大连是从什么时候变为一个重要港口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连是从什么时候变为一个重要港口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大连港口的历史分期
1.古代天然港口(远古至1840年)
距今约7000年,大连地区出现原始港口雏形。从岸边采贝、垂钓到海中捕捞,是大连原始港口逐渐形成的过程。距今约4000年,大连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相当成熟,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频仍。距今约3000年青铜时代,大连交通海外,成为中国稻作、青铜等技术文化东传朝鲜、日本的口岸。海上航路的产生,标志着大连已成为通航港口。从维持生计的沿岸捕捞到丰富生活的跨海交流,是大连原始港口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进步。 2.近代军港(1840—1898年)
大连海防缘起倭祸。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定旅顺水军巡海制度,万历三十年(1602年)于旅顺港、黄骨岛堡正式设置水军。清康熙年间,旅顺水师营建成并出海巡哨。巡哨范围西北至兴城菊花岛,南至庙岛群岛隍城岛,东至鸭绿江口。旅顺水师营从兵制、设备、巡查、训练、操验诸方面都有定制,初具近代军港形态。
3.现代商港(1899年— )
沙俄租借时期(1899—1905年)。1898年沙俄以《旅大租地条约》及《续约》,获取了大连港口和东北铁路等权益。同年6月3日确定大连湾西南岸青泥洼一带为商港港址。关于港口和城市名称,不用“大连湾”,命名“达里尼”。1899年8月11日,俄皇尼古拉发布设立自由港达里尼(大连)敕令,标志大连开港并实行自由港制度。同年9月28日商港开工兴建,至1903年一期工程基本完成,由一码头、二码头和甲码头组成港区,具备船舶停靠、货物装卸、旅客上下和水陆联运功能。
日本统治时期(1905—1945年)。1904年日本占领大连港。1906年开放大连港与各国通商,实行自由港制度。1907年大连港由日本满铁经营,设大连埠头事务所经营码头业务,筑港事务所经营港口建设,福昌公司承揽装卸作业。至1942年建成项目主要有:寺儿沟码头、大连码头(大港区)、甘井子码头、黑嘴子码头及香炉礁码头一部分。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达1330万t。1934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000万t。1943年大连港经营范围扩大到铁路,经营大石桥以南干线、支线,营业里程437 km。
苏联代管时期(1945—1950年)。根据1945年8月14日中苏关于大连、旅顺口和中国长春铁路协定,苏联无偿租用大连商港、进出口货物免税、使用旅顺军港、经营东北铁路等。1945年8月23日苏联接管大连港,新设大连中苏自由港。苏联代管大连港,是大连港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名义上为自由港,实际上由苏军控制,并未完全对外开放。
中国自行管理时期(1951至今)。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通过废除旧约章,签署新条约和协定,解决了大连港、旅顺港、东北铁路和苏联驻军等历史遗留问题。据1950年12月31日中苏联合会议事录,自1951年1月1日起苏联将大连港移交中国,同年2月1日在大连港举行交接仪式,苏方代表诺维柯夫、中方代表毛达恂分别在交接书上签字。移交大连港陆域面积8.07 km2,水域面积85.3 km2。同日,毛达恂就任大连港第一任中国港长,开始了大连港历史新纪元。
二、大连港口的战略定位
简要梳理一下历史上大连港口的定位及其作用。 海军根据地。清政府时期(1880—1898年),港口定位:海军根据地。通过旅顺、大连湾两港的开发,旅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军港,大连湾成为军事重镇。旅顺、大连湾两港建设过程中,机器工厂开办,工人阶级诞生,港口码头形成,自来水、电信、电力等城市基础设施建立,人口增多且成分变化,社会结构变革。此时大连已处在现代港口城市孕育期,从而凸现出辽东半岛之重要在于旅顺、大连湾,旅顺、大连湾之重要在于港口之局面。
沙俄租借时期(1899—1905年),港口定位:经营满洲(东北)之基础。1899年大连开港,成为新的货物集散中心。自由港制度是大连短期内由一传统渔村急剧裂变为欧美化港口城市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开始了现代大连港口城市的历史步伐。
大连中心主义。
日本统治时期(1905—1945年),港口定位:大连中心主义。核心是通过港口垄断东北货源,达到“工业日本、原料满洲”之目的。这一定位导致港口和城市急剧膨胀,1912年大连港超过营口港成为东北第一大贸易港。1919年超过汉口、天津、广州,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港。20世纪30年代末,港口吞吐量超过千万吨,城市人口70余万,成为当时较为繁华的殖民经济都市。
可靠交通线。
苏军代管时期(1945—1950年),中共旅大地委将港口定位:可靠交通线。这一时期港口和城市由苏军控制,美蒋未能染指,从而成为中共领导的地方政府有效管理的特殊解放区港口,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特殊作用。同时利用港口便利条件进口工业原料、粮食和燃料,恢复了生产,活跃了市场,安定了民生。 海上运输中心、国际大港。
中国自行管理时期(1951年至今),新中国成立初期港口定位于全国三大(大连、上海、广州)海上运输中心之一。改革开放以后港口定位于国际大港,城市定位于国际航运中心。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连港主要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1954年对日本开放,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大连港正式对外开港。通商范围由主要同苏联和东欧及日本扩大到世界各地。换言之,可直接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和航运往来。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巨变,到港外轮和外贸货物激增,直接导致了城市开放地位的提高,1973年大连由乙类提升为甲类开放城市。1974年港口外贸吞吐量为1180万t,超过上海的1076万t,成为全国外贸第一大港。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内需旺盛,外贸活跃,港口作用凸显并被广泛认同,“以港立市”、“以港兴市”的基本思路为历届政府所坚持并越发清晰。 ——1984年中央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指出大连是东北主要港口城市,在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作用、利用日本资金和技术、通过“大陆桥”对苏欧发展转口贸易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可以更开放些。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大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港口、工业、旅游城市。城市功能中港口是第一位的。
——1989年国家确定大连大窑湾为国际深水中转港。 ——1995年城市提出大连兴衰系于口岸,通过实施口岸经济战略,使大连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 ——1996年港口提出建设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国际大港目标。
——2003年中央决定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200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 综合以上各时期基本面分析,现代大连城市形成与发展主要因素在于港口。1999年4月8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依据大连港开港时间决定1899年9月19日为大连建市时间,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大连“以港立市”的根本特征。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和城市一系列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相关政策和定位,无一不是发挥港口区位优势。把港口和城市放在大的历史环境中运用历史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可以认识到这样一条规律:从“以港立市”走到“以港兴市”。沿着这条规律梳理下去,结合建设国际大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现状以及世界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向东北转移的未来趋势判断,从“以港兴市”走向“以港强市”、“以港富民”、“以港兴东北”是必由之路。
上一篇:卫星的发明有何意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