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心脏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心脏神经官能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心脏神经官能症,焦虑症,会得心脏病吗?会死人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脏神经官能症,焦虑症,对人体的危害,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部分患者是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只是单纯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心理问题,一般预后较好。
所谓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 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脏血管功能紊乱的一组症候群,常见症状有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头晕失眠等,喜欢长出气叹口气觉得舒服些。以20岁~40岁者最常见, 多见于女性, 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与长期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等有一定关系。这些焦虑紧张等情绪会导致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心电图检查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出现ST-T改变,但心脏超声、心肌酶等心血管相关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并排除甲亢等内分泌性疾病。
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者,应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不要过于紧张、焦虑。要保持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压力大。可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如气功、太极拳等体育锻炼活动。
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谷维素、安定、复合维生素等药物。
还有一些患者,本身确实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等,但是出现了与体征或检查结果不相符合的胸闷、胸痛等症状,常合并焦虑等负面情绪,这种属于双心病(心理心脏病)。双心病最早是由胡大一教授提出来的,是指由心脏病学和心理学交叉并综合形成的学科,研究心理疾患与心脏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研究控制这些心理问题对心血管疾病转归的影响,强调在关注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倡导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即身心的全面和谐统一。
对于双心病这种情况,建议到大医院的“双心门诊”进一步就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血管内科医生应认真阅读一下,日常工作中这样的病人少吗?
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症实质上敢是各种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疑病、恐惧(包括惊恐发作)、强迫引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的心理和躯体相伴的功能性疾病和症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往往各种与心脏疾相关的检查无果。但也可以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身上,尤其是心梗或心绞痛后支架植入后、起搏器按装后、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技后复发者、器质性心脏病进入心功能3-4级的患者等。他们往往从一个“医盲“到怕死而自学“成才”,成了只相信自己的半医。作为心血管内科医生必须要理解患有心脏神经症患者的心理上的痛苦,也必须懂得二者之间的区分,因为前者是以心理治疗为主加上你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良好沟通。后者既要治心又要治病。
1.以冠心病症状为主诉:与劳累无关的各种胸痛,大部分集中在在胸前区,或针刺样痛、或鈍痛、或隐痛后者时间较长,既不像典型五分钟左右胸骨中下1/3处刀割、撕裂、绞窄样剧痛伴缺氧和频死感,也没有进步恶化的结果。可以多次(间隔时间不一定)复发,任何解除心绞痛的药物往往都管用。检查到最后冠脉造影都是阴性。
2.以胸部难述性不适而产生对心脏病的恐惧,往往会过度換气,呼出过多CO2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症状常伴头晕、口唇及手发麻等。发作时有种极度恐惧濒死感,迫切希望即刻就医的欲望,如果检查或急诊留观一切都正常,知道这一结果病也好了,这是以心脏症状为主诉的惊恐发作。
3.阵发性或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排除甲亢、贫血等疾病)可伴有其他心脏不适症状、追诉神经系统(可伴失眠、头痛、头晕、耳鸣)消化系统(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泌尿系统(紧张性多尿或夜尿多)等多系统症状。
4.非劳累性胸闷、气喘。无心脏病背景、常在休息、安静或亱间发生,反而活动后会缓解或消失。这种感觉是患者真实客观存在的,不是癔想出来的。往往与情绪不好时导致微小冠脉分支或肺微血管、微小气道痉挛有关。心脏X综合症类似。
5.心悸、心慌、异搏、重搏感为主要表观。可能与心律失常有关,可能根本不存在。前者可能与早搏有关,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功能性早搏几乎人人都有,只是多和少、感觉与否、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情绪、睡眠等因素都会诱发。一般来说医生不会把早搏、特发性房颤等列入心脏神经症,如果他说检查下来没什么大问题,可能就是它了。
6.心电图的异常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对ST段和T波异常对中、老年患者不排除继发性或非特异性改变之前作出心肌缺血的结论。对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在前半分支阻滞的过度解释,对I度、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不恰当暗示、对偶而发作的特发房颤(左心房不大)的过度治疗等等,都去产生各种各样心脏不适的表现和症状,不查倒没病,查了反而“查”出了心脏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一般不会引起死亡?。但是过分紧张、恐惧的情绪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反而产生真性心绞痛甚至持续性痉挛诱发心肌梗塞,极个别会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颤。
总之心脏神经官能症爱找多思、多虑、多疑、敏感、容易接受不良暗示、胆小的人。因此有病还是该找大夫看,可能心理相关的他不一定懂,但器质性能心脏病他比你从网上查强多了,那样越查想得越多、越害怕没病也搞出心理障碍了。另一方面心血管医生也要充分理解这种查不出毛病症状又多的患者内心的恐惧和痛苦,用你具有权威性的专业知识充分和患者沟通,医生的忙谁都知道,但心理医生代替不了你,患者来看的是“心脏病”多化你十分廿分钟也许能解除他和他家庭一辈子的痛苦和折磨。
2018.3.26
上一篇:什么茶最耐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